人間藝文
  • 時報文學獎
    • 歷屆得獎名單
    • 評審紀錄
    • 歷屆作品欣賞
  • 第43屆徵文辦法
  • 金沙散文獎
    • 第2屆得獎名單
    • 第2屆評審總評
    • 第2屆得獎作品
    • 第2屆入選獎名單
    • 第2屆金沙徵文辦法
    • 第1屆得獎名單
    • 第1屆得獎作品
    • 第1屆入圍獎名單
  • 人間花園
    • 人間選文
      • 人間書摘
    • 開卷
      • 出版消息
      • 開卷書評
      • 開卷選書
    • 文化新聞
      • 音樂會
      • 劇場
        • 展覽
        • 表演活動
          • 紀錄片
          • 動漫畫
    • 寰宇大地文學獎
    • 人間影展
  • 我要報名
跳至主要內容
  • 翻爆
  • 我的中時娛樂
  • 繁
  • 簡
人間藝文
  • 時報文學獎
    • 歷屆得獎名單
    • 評審紀錄
    • 歷屆作品欣賞
  • 第43屆徵文辦法
  • 金沙散文獎
    • 第2屆得獎名單
    • 第2屆評審總評
    • 第2屆得獎作品
    • 第2屆入選獎名單
    • 第2屆金沙徵文辦法
    • 第1屆得獎名單
    • 第1屆得獎作品
    • 第1屆入圍獎名單
  • 人間花園
    • 人間選文
      • 人間書摘
    • 開卷
      • 出版消息
      • 開卷書評
      • 開卷選書
    • 文化新聞
      • 音樂會
      • 劇場
        • 展覽
        • 表演活動
          • 紀錄片
          • 動漫畫
    • 寰宇大地文學獎
    • 人間影展
  • 我要報名

新詩組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42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決審會議紀錄

–2022-02-08

  文質文情相稱 年輕前衛並重 我相信現代詩能將這個時代的意涵透過作品呈現出來,不管是談臺灣高齡化社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1屆得獎作品

【第41屆新詩獎優選】孕期 ☉張繼琳

–2021-05-13

  此詩的結構,如同生命成形的過程。全詩的動人處在新鮮的意象,巧妙的比喻,清新的文字,不落 閱讀更多

攝影/鄧博仁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1屆得獎作品

【第41屆新詩組佳作】最後的黑色部落 ☉劉金雄

–2021-04-16

描寫老七佳部落之美,通過排灣族的文化習俗和傳說,深刻了景深。作者善用排灣族,融合時下流行語彙,使敘述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1屆得獎作品

【第41屆新詩組首獎】作文課 ☉蔡凱文

–2021-02-24

  暗示比任何一句平鋪直敘都來得有效力。本詩修辭多採取比喻、暗示的方式,使用隱喻很流暢自然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1屆得獎作品

【第41屆新詩組佳作】他的媽媽 ☉丁威仁

–2021-02-24

    這是一首頗具故事性的詩,敘述清寒人家孩子的自卑、矛盾、悲憤、勉力上進的心情與作為。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0屆得獎作品

【第40屆新詩組優選獎】走失 ☉陳怡芬

–2021-02-24

語言透明,可解釋的空間大,不只是有一點社會性意義,還賦予思考性,有關懷以外的深度。──唐捐講評。 &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0屆得獎作品

【第40屆新詩組佳作】憂鬱史──給Sylvia Plath⊙沈眠

–2020-05-20

體內:最堅硬的精靈。 黑色並且強壯,帶著深淵移動。 日以繼夜,懷孕一萬種碎片,關於恨意的表演。 時速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0屆得獎作品

【第40屆新詩組佳作】蛛蝶⊙楊書軒

–2020-05-20

蛛蝶,雙身物種 能織網捕獵,亦能飛行 她卸下面具,裸身走出浴室 明晚十點飛,她想遠離職場、遠離這座城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0屆得獎作品

【第40屆新詩組首獎】下午有這樣一件旗袍 ☉宇秀

–2020-03-21

評審唐捐表示,此詩除了以尋常的語彙卻經營出獨特的語言風格,另有故事性作為基礎的舖墊而骨肉完整,宇秀自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40屆得獎作品

【第40屆新詩組優選獎】走失⊙陳怡芬

–2019-12-06

不在。 門裡門外門縫中,它不在那兒 敞開的經書日光爬過詰屈的徑道 靜靜伸展筆直的韻腳 揭諦揭諦波羅揭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歷屆作品欣賞、第34屆得獎作品

【第34屆新詩組首獎】地圖作業 ☉陳宗暉

–2019-10-24

原住民話語(discourse)多不免涉及悲情,尤其為災區發聲時,腔調總是沈重。〈地圖作業〉的說話者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十八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10-17

詩的本質不應捨棄,事件、題材不妨是日新月異,精神卻還是恆久不變的。換言之,還是回到柏拉圖詩學的「真善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29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決審會議記錄

–2019-10-09

首重能夠感動,即能掌握作者意涵,其次是意象精準、語言節奏清楚。每年都很怕傳統的東西被拋棄,很慶幸今年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十九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10-02

詩應是自內而外的,無論是從身體、生長環境、靈魂深處發展出來的都好,這種由內而外的詩質特別重要; 其次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28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決審會議記錄

–2019-10-02

一首好詩能夠把讀者帶離讀詩的當下,到達遠方,「如何寫」比「寫什麼」來得重要   主持:劉克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9-17

語言大概是詩人最大的挑戰。我首先會看的是押韻;第二是看它表達的東西;最後一個標準,也是讀詩人的最基本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20

這次評選中的一個問題在於我們與青少年次文化的斷層,若我們不瞭解流行的日劇、漫畫,評這些詩就蠻危險的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一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14

有時失控的創新會變成怪異,其實返璞歸真也是一種創新 寂靜中爆裂的猜想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六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10

一首好詩必須是創新的,有新的切入點,新的透視、新的策略。 讓詩帶著走             ⊙伊里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二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07

詩必須用意象表達,將概念轉化成鮮活的具體事物,隨著內容而產生結構,最後必須以詩的語言、音樂性和節奏感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五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05

詩要反映社會的某些東西,各自有各自時代的問題,各自有不同的社會、時空須面對 一首好詩,一個世界    閱讀更多

文學獎回顧、評審紀錄

第二十四屆時報文學獎新詩決審會議記錄

–2019-06-05

龐大曲目,年輕調性          ⊙李欣倫/記錄.整理   日期:九十年九月七日 決審 閱讀更多

文學獎、歷屆作品欣賞

【新詩組三獎作品】愛情戒斷症│作者:洪秀貞

–2018-12-27

這一口呼吸是沒有愛情的 比PM2.5混濁 比缺氧的腦袋還輕 力道略大於憂愁,可以拉彎一個背影 沒有愛 閱讀更多

最新消息、評審紀錄

【評審紀錄│新詩組-3】情詩是永恆的存在

–2018-12-26

〈愛情戒斷症〉 向陽: 〈愛情戒斷症〉是一篇比較寫實的方式來描述愛情,像是透過「PM2.5」談論愛情 閱讀更多

歷屆作品欣賞

【新詩組二獎作品】杜布羅夫尼克│作者:陳育律

–2018-12-26

還沒有抵達美好的語言 完成了亞德里亞海的時間 純淨如深秋的暖陽,為你複寫今天、 明天,用生活填滿古老 閱讀更多

評審紀錄

【評審紀錄│新詩組-2】情詩是永恆的存在

–2018-12-25

〈未來考古〉 楊佳嫻: 我投〈未來考古〉這篇我要說一下,最後一段提到「懷中有嬰兒,嗚咽如幼貓」,我有 閱讀更多

歷屆作品欣賞

【新詩首獎】快照亭│作者:袁紹珊

–2018-12-25

  金屬疲勞的週五適合反抒情 一道閃光,二度灼傷 請順手,帶走那些擠成一團的親暱 連道具也是多餘的 閱讀更多

最新消息、評審紀錄

【評審紀錄│新詩組-1】情詩是永恆的存在

–2018-12-24

■時間:2018年11月7日下午3:00 ■地點:中國時報大樓B2會議室 ■決審委員:焦桐、向陽、楊 閱讀更多

第35屆得獎作品

造字的人

–2018-08-09

——「文明,始於兩人之間的細節。」 ⊙文/波戈拉(第35屆新詩組首獎)   我會離開「無」 閱讀更多

第36屆得奬作品

青春自述

–2018-08-04

為何我們不擁抱 摸索青春期的身體,讓枝枒生長 為何我們不讓葉稍 承受一整個時代的暴雨 ⊙文/蕭皓偉( 閱讀更多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主辦單位

合作夥伴

服務信箱:prize@chinatimes.com.tw copyright@2018 China Time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Web design by Di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