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修辭是直接影響散文優劣的原因之一。
決審委員:焦桐、張瑞芬、陳列、小野
⊙郭盈慈/紀錄整理
本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共收到298篇投稿作品,初審由凌性傑、房慧真、周昭翡、吳家恆四位評選出48篇進入複審,再由楊錦郁、廖志峯、田威寧、鍾怡雯四位評選出17篇進入決審,最後由焦桐、張瑞芬、陳列、小野四人評選出最後得獎作品。
張瑞芬表示這次入選的作品有許多好文章,看完相當享受。她認為近幾年文學獎作品在許多的意念和技巧上是雷同的,因此這次評選中,有創意的作品是她評選的標準之一。
陳列表示這次作品多樣性高,他評選時注重寫作手法,用字是否準確、細膩與自然,以及文法問題。
小野認為這次入選作品有以日常生活小事做出發點的「小題大作」,也有壓縮歷史的「大題小作」。他在意的是內容和形式,以及節奏與語法是否結合。
焦桐表示他特別注重敘事手段及美學,而不是去依賴情節。他看重作者如何把情感思想結構在有效的形式裡,認為語言與修辭是直接影響散文優劣的原因之一。
第一階段投票
首輪投票,評審每人選兩篇,三票的作品為〈內褲,旅行中〉;兩票的作品為〈以跳水的姿勢騰空〉;一票的作品共計三篇:〈曬衣情事〉、〈粗茶淡飯的生涯〉、〈木麻黃公路〉。共五篇作品入選。
〈曬衣情事〉
陳列認為作品前段文法不夠新,但看到第二、三段後,變成用靜觀、描繪的形式描寫,文字平實,是個有外觀、內在的作品。他也覺得文章沒有什麼對話,靜靜的就像攝影機在移動,很有電影畫面之感。
張瑞芬認為文章驚奇感較少,同樣的類型和表達方式有很多人寫過,但用衣服來象徵人心的各種轉化,是極為細膩的。
焦桐認為平淡、平穩的語言不好經營,尤其是用來參賽,很容易讓人覺得乏味,但此篇的手法描寫是準確且吸引人的。
〈粗茶淡飯的生涯〉
陳列表示此篇用口語化的文字描寫過去辛苦的歲月,讀起來不濫情,情感誠懇。文章不賣弄感情與想法,給人自我約制的感覺,在散文寫作中是難能的特色。
焦桐覺得此篇文章較精彩的地方在於描寫寒酸孤立的感覺,寫得相當動人,但指出夾注號說明的運用不妥,造成敘述上的妨礙。
〈木麻黃公路〉
焦桐認為寫喪事、親情的文章相當多,但此篇文章深刻思索死亡,敘述墳場的部分相當精彩動人,用來往墳場的路上比喻來往生死、人生的路上,極具說服力。
陳列也認同焦桐的看法,認為此篇文章風格陰鬱,用深入的感觸與觀察、特殊的經驗描繪生死。但指出文法上有瑕疵,主詞與動作上有語病,有些字句上的意義含糊混亂。
張瑞芬則認為此篇文字過於彆扭,沖淡了讀者進入文章的情緒。建議可用自然的筆觸,表達真摯的情感。
小野表示此篇題材是很尋常的成長經驗,文字雖跳躍,但節奏相當好,讀起來像游泳般流暢。
張瑞芬認為其難得之處在於文章長、短句參差,段落錯落,但銜接起來完全不會突兀。另外認為收尾相當好,情緒收得乾淨,頗有話講三分,留七分餘韻之美。
陳列則和張瑞芬持相反意見,認為文章連接感差,內容跳躍散漫,沒有條理,被帶入混亂的閱讀狀態。
焦桐認為此篇敘述平穩,情感內斂,透過游泳描寫孤獨是文章優點之處。但指出修辭過度依賴成語套語,大量使用比喻卻又隱匿詩意,令人無法聯想。
〈內褲,旅行中〉
小野認為本篇認為結局具有哲學性的留白。並表示現在的年輕作家寫散文喜歡以小物質(東西)作出發點,是老一輩作家較缺乏的。
陳列認為此篇選材特殊,從內褲的存在與人的關係,進而談到旅行的意義與人生的際遇,從小物到大範圍的思索有獨到而新鮮的觀察。文字轉折俐落,注重現象的歸納和反省。
焦桐表示敘述角度有趣,一開始就受到文章吸引,情感深刻富於聯想,文字準確,自然流暢。並認為此篇是旅行中的內褲哲學,不僅修辭高明,長短句錯落的也很好。
第二階段投票
評審針對以上五篇進行評分,分數1~5分,名次最高的給5分,最低的給1分。計分結果:〈曬衣情事〉12分、〈以跳水的姿勢騰空〉11分、〈粗茶淡飯的生涯〉9分、〈木麻黃公路〉8分、〈內褲,旅行中〉20分。
結果出爐,〈內褲,旅行中〉獲本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首獎,〈曬衣情事〉、〈以跳水的姿勢騰空〉獲得評審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