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短篇小說組決審會議記錄

短篇小說內容要有思想,需醞釀、闡述對外界事物看法,而形式上需有美感、創造力。

 

決審委員:施淑女、平路、梅家玲、駱以軍

 

⊙吳詩凡/紀錄整理

 

 

 

本屆短篇小說共收到436篇參賽稿件,由甘耀明、丁名慶、鄭順聰、吳鈞堯、張定綺、葉美瑤、張輝誠、劉梓潔初審,選出48篇進入複審。再由蔡逸君、賴香吟、郝譽翔、張經宏四位選出15篇入圍決審。

施淑女表示其評審標準是有無對現實批判及反映,尤重視美學上的新開發。

梅家玲認為與前幾年相比,這次水準相當不錯。有沒有想像力、創造力、題材的突破性、文字的基本功以及結構是她評選的標準。

平路認為短篇小說內容要有思想,需醞釀、闡述對外界事物看法,而形式上需有美感、創造力。此次參賽作品似乎經營功夫稍嫌不足,節奏快了一點。

駱以軍指出這次作品幾乎沒有重複的類型,有些類型小說在過去已經太多,故都是更加精熟的作品,然而有幾篇似乎是在對抗這種現象,嘗試往比較陌生的題材邁進。

 

第一階段投票

 

評審從15篇作品中圈選三篇最喜歡的作品,一票的有:〈一天的收穫〉、〈穴位〉、〈童子爺朗讀〉、〈校對〉、〈洞〉、〈陪伴〉;兩票的有:〈不沾鍋上的魚〉;四票的為:〈跨界通訊〉。共計八篇。

 

<一天的收穫>

 

駱以軍認為此篇很有電影感,透過一棟大樓的違建、一個多出來的空間,描寫城市的零餘者。看的出作者有進到這個階層和人們生活,雖輕描淡寫,卻透過近距離產生擦撞,但缺點是不夠深入。

施淑女也認為此篇反映新現實,把台灣M型社會中最下層人的心態傳達得很好。

 

<不沾鍋上的魚>

 

這是梅家玲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寫作方面和人物安排都很行雲流水,在短短的篇幅內傳達許多議題,如三代同堂、老太太吃齋唸佛卻愛吃鮮魚、放生行為以及現代典型的青年,藉著魚的意象將它們串起來。

平路也表示這篇小說結構穩準,以媳婦的視角敘事,一點都沒有混亂鬆懈。每件事都環繞著魚的意象,能看出作者的基本功。此外,這篇也有社會教育意義,用故事帶出小說的附加功能。

 

<穴位>

 

平路認為此篇故事平凡、女主角也平凡,但故事十分穩準。作者善於安排小片段,用以展現女主角的個性。整體來說,題材和寫作風格很貼切。

 

<童子爺朗讀>

 

駱以軍認為其寫作在鄉野、魔幻寫實的技術上,功力很深。這篇表現了馬來西亞華人這一代的感傷,對於文化是要極力捍衛或是化作春泥更護花?作者將荒謬劇刻畫得十分到位。

 

<跨界通訊>

 

施淑女表示此篇是她的第一名,其描述人性及思維,具有預言的味道,使人的生命變得無限,連自殺的可能都沒有。

梅家玲認為此篇十分有創意,以網路、臉書為題材的文章很多,但沒有一篇像這樣融入生死議題,一旦跟電腦網路結合後,其開展出來的感受和思考就很不同。

平路認為其想像空間及創造力的展現是最棒的。若要吹毛求疵,建議時間點可再清楚些,會更有實體感。

駱以軍表示光是題材就深深感動他,其臉書的使用語言、外省老頭子囉嗦的陳腔、失智老人的恐懼感,比起其他篇作品,離真實的彈跳距離較高。

 

<校對>

 

駱以軍也表示,這篇參加文學獎十分可惜,就好比在<我是歌手>中,嶄露非常好的歌喉,但評審對他有更多的期待。

梅家玲補充,扣除小說中一些投評審所好的元素,其實寫得非常好,校對其實是在說宿命:人生已經注定如此,只能做小幅度的校對。充分展露作者的哀傷。

 

<洞>

 

梅家玲表示此文描述家庭裡的種種瑣事,大家都想在生活中找出路,卻在不斷打洞的過程,使生活變得千瘡百孔,其傳達洞的意象,很打動人。

 

<陪伴>

 

施淑女認為這篇讓人想到福克納<給艾蜜莉的玫瑰花>,但其還是有台灣的現實性,例如都市生活的寂寞、精神病患的議題,讀了以後十分悲哀。藝術手法上雖不能稱上創新,但作者卻十分老道,將節奏控制得很好。

 

第二階段投票

 

經過評審的討論和爭取,選入<一天的收穫>、<不沾鍋上的魚>、<穴位>、<跨界通訊>、<校對>、<陪伴>六篇。

 

第三階段投票

 

評審針對六篇進行評分,分數1~6分,名次最高給六分,最低給一分。計分結果:<一天的收穫>16分、<不沾鍋上的魚>13分、<穴位>12分、<跨界通訊>24分、<校對>10分、<陪伴>9分。

結果出爐, <跨界通訊>獲本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一天的收穫>、<不沾鍋上的魚>獲得評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