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入圍獎】闻闻这粿香 ☉黄泽舜

 

时年八节,粿品登场;乡村农家,粿香飘扬。这大概是潮人心中一道无法忘怀的印记。

我的记忆里边,时节做时粿,女人们的慧眼,女人们的巧手,其间精髓都揉于做粿的细致工夫中。眼一测,手一抓,多少米粉擂多少米浆,多少馅料合多少个粿,心里有窍。差不多同个时候,村里每户人家的烟囱不约而同地升起袅袅炊烟,粿香从白烟里蒸腾开,似真似幻,时稠时稀,氤氲在村寨上空,多姿的,多味的,飘行无忌,毫不隐蔽。一飘飘在空中荡气回肠的粿香,飘向山丘竹林,飘向水塘小沟,飘向爷宫地庙,飘向邻里邻乡,炊烟散去,粿香犹系鼻端心间,久闻不倦,即使身在异乡,也似乎被这样的香沁着。

北国有馍有饺子,在我视线范围之外,我的目光没有选择的余地,一直向着家乡的粿品。粿品不厌百回闻,个中滋味子自知。米,果,蔬菜,一味味接地气的食材如百川归海,纳入“米”部,成就粿者,成了潮人手里五花八门的乡土风味,传来了整个潮汕的芳香。嗅嗅,这粿者的香。舔舔,这粿品的香。香在烟囱上、山墙上、嵌瓷上、古法烹饪上、金厝边银亲戚的人情上、节日的香案上、宗祠上、粤东岭海的渔船上,浓浓淡淡,淡淡清清,连串出一条久远的缱绻的绵长古雅的感情线。闻闻,这线上的粿香,我年少的时节回忆啊,召之即来。

春来,清明朴籽粿,四时粞糍粿。灶房的干草火柴、铝蒸笼、熏黑的大鼎、红酸枝木蒸盖、摇井的清水、铁桶、物什架上的粿葫,是专为母亲服务的炊粿用具。绵绵春雨,朴籽叶绿意清清新新,带一点点朴籽的甘香,投入粘米粉白砂糖发酵粉的怀里发酵后,装在一个个小瓷碗,上蒸笼炊熟。朴籽粿模样清新脱俗,粿味清香,吐露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食之醇软芳甜,回味无穷。母亲说,乡村田园,有的是农作物,时令时粿,邻乡隔镇之鼠曲粿槟醅粿七菜粿等,与朴籽粿殊途同归,皆是自然的馈赠、先人的恩惠,我们深受福泽。粞糍粿包罗万象,用料不拘一格,四季皆可食。若是母亲的做法,时年八节做粿的剩料,如韭菜、飞龙、厚合、菜头、栗子等,切成段沫,加朥或朥渣、酱盐等调味,用面粉磨合糜汤调成的浆汇一起拌匀,上炊笼,放进置于灶肚的大鼎,干柴枯草入灶为仆,甜蜜炽热地燃烧,苏轼言:“紧压柴头莫教起,慢著火……火侯足时它自美”,炊烟携着粿香流出,闻闻,古老的炊法在复活。仲春的韭菜粞糍粿,淋上豉油或者揾本地辣椒酱,舔舔其香,有母亲辛劳的味道。

夏中,六月廿六甜粿,七月半白桃粿。每年阿公的祭日六月廿六到来前的征兆,是晾晒在天井处的木制粿印,阿嫲的提前。粿印印底的图案明媚多样,石榴花、莲花、梅花、囍字、寿字,印桃粿的、圆粿的、薄粿的,各自在阳光下生辉。阿公生平喜甜,阿嫲便多包几种甜粿,红豆沙馅,绿豆沙馅,芋泥馅,番薯泥馅。炊熟的甜粿,香味是这样袭人,这样馥郁,这样令鼻子无可挑剔,纯情得余下软糯,余下绵甜,我总是这样替阿公先品尝。七月半,白桃粿像痴情的才子,用情专一,在白事、中元节上重复一样的馅料。阿嫲亲为,香菇洗净,切为香菇粒;糯米、绿豆煮熟拌一起;花生躺在砧板上,用刀背压扁后,剁成参差不齐的花生碎,倒入铁盆与瘦肉沫合伙;阿嫲揉粉团,一边揉一边给我普及,粿皮不可或缺粉,大米粉,糯米粉,面粉,发酵粉,生粉,薯粉。伊说,若我想,外地西洋菜,木棉树上木棉花,湖里蟹,牛肝菌菇,也可作馅料。从揉捻好的粉团中捏出一小块,搓圆按扁,左右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轮回搓转,晶莹的粿皮便从指间诞生,像个白瓷碗般了,填料,拢合,放入粿印印模。年年来她这一套动作活麻溜又传神,似乎闭着眼也能利落地进行。耳濡目染,我记在心。白桃粿入鼎炊熟,阿嫲掀开鼎盖的刹那,烟气混着菇香满满地与我们打了照面,濡湿了我与阿嫲的脸庞,我们相视大笑。念灶上白桃粿,年年知为谁生,多么值得文人吟诗作赋。

秋至,重阳祭祖,碗酵粿添陪。阿嫲从市上买来米浆,与白糖、发酵粉混合拌匀,加点红豆,加点葡萄干,倒入灶头上的二十四个描花瓷碗,七分满,上锅前再搅拌一下。炊粿总在黄昏后,伸出房脊的烟囱滚出雪白的流云般的炊烟,粿香味的,引来一对对喜鹊像唱白字戏的对偶卖弄声喉,衬词拉腔,粿香伴舞,袅袅渺渺的,舞成一段雾縠,微风夺不走。等碗酵粿熟了,掀开大鼎盖,每一碗粿都咧了笑,香味沁人心脾,咬一口,五脏六腑也香了。阿嫲说,碗酵粿的笑是所有粿品里最好看的,桃粿圆粿菜粿们笑不得,因为啊,它们一笑,馅露出来了,宛如被虫子叮咬,破相了;碗酵粿笑了,好比被心上人亲了一口的姑娘,娇羞羞的样;也有笑得太开嘴的,大大咧咧。诗云,陷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走过漫长漂泊路的祖先,由着缕缕粿香如过路灯牵引回来参加晚辈的拜典祭礼,情意传承,保佑亲人。祭拜完,小孩得偿所愿,吃粿,一碗入梦。常常想,一滴滴水和一粒粒米的互倚互融,竟孕育仁粉义汁、善浆德皮的交情,为粿品的软糯奠下基底,以后出门在外,我又该上哪去吃这样交情的粿呢?

冬临,年近了,腊月粿肉,红桃粿上场。该准备了,桌上摆着一盆馅料,肥瘦相宜的猪肉沫、小马蹄块、小圈葱、鸡蛋、油盐、五香粉、生抽和淀粉,融汇而成。腐膜一大张,一开为四,平铺,捏紧一些馅放上去,卷好成条型,父亲也有一双巧手,在桌上巧夺天工,我在旁边很乖地看着,不捣乱。炊熟的粿肉,鲜香嫩软,缭绕着父亲预祝的味道。村里的红桃粿像兼容并包的女子,多情洋溢。千家万户,这家包糯米香菇花生仁馅,那家包芋头丝,这家馅厚合包菜佮蒜头,那家馅菜头佮芹菜……母亲以糯米、胡萝卜丝、猪肉沫、虾米,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头作馅,至于粿皮,母亲说,无论我想要什么颜色的粿皮,伊都能替我做成,夕阳色,橘黄色,栗色,藕色,等等,这些都能在田园里找到相应的食材。多彩的粿皮既生色又生香,蕴藏了母亲对我的爱。我最喜欢,冷了的桃粿蘸满蛋液,放到油锅里煎,滋滋卟卟,好像给它沐浴过,多增另一种香,酥脆,刺烈。煎脆后,捞起摊在碟上,烟气退散了,心为粿香悸动,寒日里竟有温暖的感觉了。年底烛火辉煌,爆竹声声,粿香更更,在外冲州撞府的人回家晚了,母亲的灶头,总会留一盘红桃粿。

粿品可炊、可煎、可煠,可烰,各有千秋,香味不一。闻闻,土地作物,粿香之缘;亲人团聚,粿香之情;世代传承,粿香之魂。粿香若有形,该是一条赤裸裸的灵魂,念着祝福的祷辞。粿香若有色,必是人间四月芳菲,放大倍地,由近及远,绽放在南国邦郡,延绵至神州大地。闻闻,这粿香,从清明雨纷纷,到乞巧出花园,从重阳祭祖,到腊月神上天,从年少到老年,从内地到海外,粿香间间歇歇,回回旋旋,如续香火,稻草、炭火、墓上有它,浮萍、鸡鸭、人群中有它,虽古朴而独特,虽缥缈而傲骨,婉约地,柔软地,深沉地将乡亲的热心诚意绵延。闻闻,这粿香,是“牵砻成米,挨磨为浆;擂皮舂馅,揾煠捻烰”精细制作的结果,是过去农村人灶前锅后忙活的浓缩,是老一辈潮人残留的回忆。我希望多一个鼻子,多一座心宅肺府,以便珍藏这味,当我去到远方异域,闻闻这粿香,品品这粿香,该令我色授魂与,有重回故乡之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人的一生不长不短,有什么能长留于世永恒不变?我知,当我长大,当我变老,这粿香,传统的味道依然永驻世间,不变,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