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的隱喻,探求報導的真實
報導文學裡要有報導的真實,但用文學的想像、文學的描述能力,讓整個生命故事、整個你想要敘述的主題顯得動容。通過文學對於細節的描述乃至於用各種隱喻,使得生命浮現,甚至表現世界觀,去隱喻一個時代。
(封面圖說:第43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決審評審,左起楊渡,顧玉玲,履彊,攝影/黃子明)
◎白白/紀錄整理
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類的徵文共計收件58篇(包含來自東南亞3篇、港澳2篇、中國大陸8篇、美加2篇,其他地區1篇),經初複審委員汪詠黛、房慧真、邱祖胤評選後,有12篇進入決審,分別是
〈Germani〉
〈冰山之下〉
〈除了死亡,還剩下什麼?〉
〈流浪日記〉
〈變色豬〉
〈星在他鄉〉
〈一萬八千份簽證〉
〈氂牛吃草的地方〉
〈我們的命運,有辦法自己決定嗎?〉
〈今天不上學〉
〈漢人牧師委身部落–從「埋怨」到「甘甜」〉
〈走進他們的房間〉
會議於九月廿三日下午二時卅分,於時報大樓會議室舉行,由楊渡、顧玉玲、履彊等三位決審委員組成。決審委員針對12篇作品進行投票、討論。投票前,決審委員各自陳述評審標準。
評審標準
履彊(以下簡稱履):我對報導文學的看法就是「報導加文學」、「知性加感性」。首先是一定要有真實事件,其次是作者一定要對其有深度瞭解、接觸,而且要有真實的人事時地物,不是虛構。裡頭要有作者的觀點,可以引申推理去鋪陳。而且這個事件本身對社會是有啟發,文以載道,而不是單純事件報導。我覺得對於報導文學,關懷社會是很重要的。我會去感覺有沒有人道主義,有沒有重大影響值得大家去借鏡、追蹤、關心。
顧玉玲(以下簡稱顧):我比較關注的是他有沒有獨特的視角,這個視角可能有時候不一定是一般人能看得到。好比說我們寫遊民的時候,如果是從遊民的視角,每天在地下道醒過來看到很多台北市民膝蓋以下的腳匆匆來去,那麼所看到的台北一景就可能跟別人所看到的不一樣。所以我會特別關注作者有沒有一個獨特的視角,也希望他可以有較大的結構性視野。寫作者可以經由查資料、前人的研究,或去訪談對立面,建立出不同的視野。所以如果只是沉浸在那種貼近受訪者的世界,而沒有拉出一個視野,對我來講是不夠。因為我覺得你沒有善盡角色,為事件多提供一點研究。
第二個部分我很看重他有沒有真實田野的貼身觀察。這次作品有的是改寫歷史故事,我覺得也很精采,但終究沒有真正踏足田野,缺少這種貼身的理解跟觀察,對於我來說就會打折扣。除了貼身觀察之外,我覺得寫作者還要有抽身布局的能耐。寫作終究是為了跟讀者溝通,所以如何去說這個故事,是需要一點布局。作者怎麼重塑這個故事,如何去勾動讀者的好奇心,然後怎麼做ending,不是為了傳統的起承轉合。報導文學有一部份是真心希望跟讀者溝通,那不是喃喃自語。
楊渡(以下簡稱楊): 如我一直重述的報導文學是報導像父親,文學像母親。所以報導裡面要包含第一個是真實性,第二個是要有採訪。如果不是來自於真實而是來自歷史,如裡面有一篇寫得不錯,但是它像是歷史的rewrite,並沒有採訪到某一些現實的場景。但報導文學不單只有報導而已,他必須有文學。要進入人的生命故事、人的內在矛盾、生命中所曾經遭遇過別人未曾有過的……這種文學的敘述,你可以用散文、用詩、用小說的語言,去刻劃人物,去敘述故事。所以報導文學裡要有報導的真實,但用文學的想像、文學的描述能力,讓整個生命故事、整個你想要敘述的主題顯得動容。通過文學對於細節的描述乃至於用各種隱喻,使得生命浮現,甚至表現世界觀,去隱喻一個時代。
在三位評審陳述評選的標準後,開始進行第一階段的投票,每位圈選四篇不分名次,之後再針對獲得票數的幾篇,逐一進行討論。
■第一輪投票:
得一票者:
〈走進他們的房間〉(楊)
得二票者:
〈漢人牧師委身部落–從「埋怨」到「甘甜」〉(顧、履)
得三票者:
〈除了死亡,還剩下什麼?〉
〈氂牛吃草的地方〉
〈我們的命運,有辦法自己決定嗎?〉
■第一輪投票討論:
★一票的討論
〈走進他們的房間〉
楊:這篇有一個問題,作者沒有寫出受訪者具體的經歷、病症以及他到底有什麼問題,他留下一個懸疑。以採訪的真實性,這是有問題的。我選他只是想說也許有人會感到興趣,大家探討一下。但是事實上如果要我選的話,我就會選〈漢人牧師〉。因為這篇的文筆比〈漢人牧師〉好,作者很會講這些人的故事,所以在想要不要給他一個機會。
顧:這篇寫的就是樂生療養院,而且是最早進去的那一批。本來我也有考慮這篇,確實是因為作者留下許多細節,而且他當時做非常大規模、將近一百人的採訪。過去這二十年來,受訪者陸陸續續都過世了,單就這一點,就有一點想選他。但問題就出在如剛剛楊渡所說的,就這麼明顯,臺灣就這麼一個地方,而且最重要的是,樂生療養院到現在都還在抗爭,就上個禮拜我還跟他們在開會。書寫過去留下來的歷史時,要有一個現在的對照,但作者為什麼把它變成純檔案,這使我後來沒有選這篇。不然他真的留下很多很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是後來再也沒有機會去保留的。這篇最可惜的就是用這種檔案式的記錄,使我沒有辦法選他。我說過我很看重他們的布局,不做布局卻只是把他文字化,真的是太可惜了。
履:顧玉玲講的就是我的心聲。要串聯起來!我知道他是一個存在的,沒有被遺忘的,但是他中間的連結性不夠強烈。他是用鏡頭那種閃過去的角度,這邊一分鐘、那邊一分鐘,就是用攝影的技巧。
楊:他是可以寫成長篇小說,他這樣寫太可惜了,浪費題材。
★二票的討論
〈漢人牧師委身部落–從「埋怨」到「甘甜」〉
楊:這篇很平實,但寫作技巧不是很好。凸顯偏鄉教育問題,佳作應該是OK。前一、二名我個人比較不行。
履:可以給作者建議的話,他應該寫比較更具體的家庭故事,寫得更細一點,放在輔導過程裡,那一、二個家庭的故事會更立體。寫他對於一個家庭的影響、一個孩子的影響,那樣的話他的故事性會更好。
顧:而且我覺得他跟另外一篇沒有被大家選的〈今天不上學〉是個對照。〈今〉是在講老師面對中輟生,這個老師很有心,文采也不錯,但是他沒有看到問題癥結。老師這麼認真,努力做到「一個也不能少」,要把學生找回來,你就知道他找不回來。學校裡這樣好心的、有良心的老師,就是看不到癥結點,所以也發揮不了好的作用。像這個牧師真正進入部落裡,他才看到問題出在結構;那個老師卻一直覺得,那些小孩為什麼都不來?這讓我覺得好悲傷,這兩篇是非常好的對照。
★三票的討論
〈除了死亡,還剩下什麼?〉
履:這篇最讓我感動,讓人看到會流淚,眼眶會濕的,而且這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台北101是那麼富麗堂皇,背後有多少故事,現在還有多少人去想到?工殤問題各地依然存在,此文是一借鏡,也可以提醒當政者。這篇是有血有肉,呈現驚險一瞬間的兄弟情感。文章到最後,也符合玉玲提到的「作者的視角」。作者想告訴我們冠蓋雲集的背後是什麼,文學造詣也好,這篇相當好。
作者在處理現在還存在的勞工問題,把經過事件後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工人,而文章主人翁到現在都還繼續在那裡面對生活、面對創傷。他的內文小標題很好,「從身體裡長出紀念碑」,這樣詩意的小標題,我覺得很棒,我極力推崇這篇。
楊:以報導文學來看,他的觀點很清晰;就文學來論,我覺得他使用隱喻,將他的觀點埋在裡面。例如說他從台北101開始寫,到最後,阿勇的命運是在高雄。弟弟死在101,最後他在高雄輕軌工地裡面,意外受傷就失去了工作,而那個地點是在高雄夢時代。那是一個地標的意義。這在文學創作來講,呈現了一個強而有力的控訴,但他把這分控訴埋在文學裡,收放自如。
第二個就是寫底層生活裡所能夠依賴的,也就是在信仰上能夠依賴的,居然是去點光明燈。他並不是去寄託在一個社會福利制度裡面,沒有,而是自己去點光明燈。他跟他妻子在市場裡賣東西賣到身體都快撐不住,這就是底層真正的生命。那所有的生命是去支撐101、去支撐夢時代。你不覺得這是台灣非常魔幻寫實、非常強烈的反諷嗎?就文學論,他文筆跟他敘述故事的功力,在這幾篇中是最好的;再者,他透過隱喻來對於時代的反諷,作者並不是訴諸於直接的控訴,他通過故事、通過文學、形象、隱喻,然後去呈現出來。然後結尾寫得很好,「只要一碰觸,就會無聲地流出血來」。
履:我覺得剛剛楊渡講的非常的好,坦白講報導文學我們看太多了,但是像這樣文學張力很強的很少見。
顧:因為我長期關注工傷問題,所以可能會更苛求一點,覺得這都還不夠。但是平心來看,就這幾篇來講,這篇確實是最出色的。
楊:坦白講就這幾篇來看,我會給他第一名,相對的,〈氂牛吃草的地方〉我會給他第二名。
顧:〈氂牛吃草的地方〉是我的第一名。
楊:他寫生態和整個環境裡,價值怎麼跟自然結合起來,隨著他回歸到最傳統的遊牧的生活方式,這裡寫得很好。但是相對來講,就人跟文學來講,我會選這一篇。
〈氂牛吃草的地方〉
顧:這篇確實有非常吸引我的部分。因為講生態、講田野時,他是有帶著知識的含金量進場的,這是他最可貴的部分。不像一般的記者只是到現場看一看。因為他了解,所以他的敘述一點都不生硬。作者也沒有故意要太文學,他文筆流暢,觀察細緻,能把當地場景鋪陳在我眼前。所以對我而言,會有知識上的學習,敘事上又很迷人。後面結構上有一些小問題,好比說,他真正在現場很可能是2016年,但要到最後一段時,才會知道2022年他打電話給熊,所以我們就知道之前幾年的事。他快速地在最後那幾段收尾,有點頭重腳輕,ending不夠好,要不然整個敘事方式我是喜歡的,要是可以有另外一種布局就會更好。
這個作者值得期待,我很期待有這樣專業知識的人能繼續做這樣子的報導文學,因為他們會寫出別人寫不到的。
履:這篇很重要一點就是他的格局很大,他不只討論到青藏高原,也討論到整個地球氣候的問題,他有土地觀察、社會觀察、還有弱勢關懷,影像感看起來也有氣勢。他的題材特殊,格局大,知識含金量夠,讀者讀到這一篇也不止看到青藏高原,是看到整個地球,看到整個暖化的問題,看到整個生態的問題,視野是寬闊的。缺點就是ending真的不夠漂亮。我們也不用苛責,反正就給他第二名吧。
楊:過去我們會以為,為了生態全世界都在努力,所以努力地用工業化後的腦袋要去改變過去的生態,最後發現,原來最初的生態系統本身就能維持他內在的平衡。真正的遊牧方式才是對那個生態、那片草原、那個自然是最好的,而生存在當地的人們,本來就是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這使我想起,以前有人說要保護山上,我就說你找原住民去,他們就是知道怎麼跟自然相處,他們最了解。其實回到原來生態,對臺灣的山林保護反而會做得更好,但我們卻用漢族的角度自以為是。森林本就該是他們生存的所在,他知道怎麼跟他一起呼吸。
這一篇很有意義的地方在於,他把他們跟土地奮鬥的過程寫出來,做了各種努力到最後發現,那些圈地的、那些什麼私有化等等的所有努力,你用資本主義工業化之後的那個腦袋,其實都沒有用的,你還是要回到原來的生態裡面,回到原來藏族的生活環境裡面去。所以他們最傳統生活方式其實是對天地、對自然最好的,最後結尾裡面所寫的無非是這樣。
我會選這篇。是很難得在生態保育報導文學作品裡面,有寫到現場的觀察、有對自然的描述、也有在生態奮鬥過程中的各種手段跟結果。我會給他第二名。
顧:作者在談中國大陸大陸的牧區因過度放牧造成沙化,或者是造成各式各樣的問題,後來大家就怪牧民、怪動物。可是我覺得這一篇是很清楚的。那些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都是大自然的力量。我很喜歡他後面引出大師兄說或者是熊的話。
楊:他最後那一句講得很好,你必須放那個很長的時間長度,才會真正看到生態的變化。生態不會因為你今天下了什麼藥,明天就變好,那是要有時間的。
履:最後回歸自然。
顧:科學家最終還是要向傳統文化看齊,那個很棒。
〈我們的命運,有辦法自己決定嗎?〉
顧:先說缺點,還是結束的太弱。作者掌握了這麼多資料,也做了現場觀察,但是他沒有抓到癥結的重點,使得觀察有一點弱。這次有幾篇都是從類似課後輔導中心、訓練中心的角度,但是課輔中心那篇還多了一些學生的視角,到部落的觀察,也拉高了視野。這一篇很可惜,我認為他沒有掌握學生的真實狀況,可能因為語言無法溝通,只能從他有限的視角來看。有時候你可選擇另一個視角,而其他的視野是可以靠做其他的功課來補足。
履:這一篇呈現的困境,是你看不到微光,你只看得到黑暗,但面對這樣的困境,作者觀點很薄弱。他呈現了人道關懷,就像講到愛心無國界的鄭永發牧師,裡面的疫情、生活習慣等就是一個比較暗黑的描寫,這些場景在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裡,比比皆是。
楊:我也是這樣覺得。他所描述的題材是過去我們很少看到的,在主題選擇上,他雖然特別,但這不是我們特別關注他的原因。作者有到現場去做了採訪,雖然在採訪上有些不足,不過他讓我回想起俄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車諾比的聲音》,他去採訪在車諾比的時候,讓每一個人去敘說他的故事。所以我對這一篇會有些期待:他碰到一個人,述說如何變成無國籍的人,隨述國家的問題,自身的處境,再加上場景的描述,以及國家困境如此,寧可當沒有身分的人也不願回去原生國家等等。
可惜的是,他雖然寫到一些人,但也只是點到為止。其實這是一個很棒的主題,也點出了有一千萬人在世界上是無國籍的人,這些人為什麼選擇做無國籍者?讀者也會自問,這世界上這國籍到底代表什麼意義?作者沒有答案。而事實上,這些無國籍者用他的生命,用他的拒絕,用他在這個地球上沒有身分的這種永恆的漂泊,來對命運做無力的對抗。
因評審對參選作品意見高度一致,第四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組的得主順利產生,首獎是〈除了死亡,還剩下什麼?〉,優選獎為〈氂牛吃草的地方〉,佳作為〈漢人牧師委身部落–從「埋怨」到「甘甜」〉、〈我們的命運,有辦法自己決定嗎?〉。恭喜所有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