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其他都太無聊了
主持︰劉克襄(人間副刊副主任)
決審委員︰王宣一、張小虹、楊照、夏曼‧藍波安
時間︰9月6日 14:30
地點︰時報大文化中心會議室
記錄整理╱劉梓潔
今年的時報文學獎小說組收件299件,包括台灣253篇、大陸22篇及海外24篇。
初審委員蕭淑芳、羊子喬、孫瑋芒、方梓選出41篇進入複審;
再由複審委員愛亞、蕭蕭、師瓊瑜、鍾怡雯選出13篇進入決選。
這13篇作品四位決審委員皆表示未達心目中高標準。
王宣一認為在這批作品中,感覺散文寫作的熱情降低了,甚至書寫私密、深沈,
也顯得造作,不知是否因文字限制而難發揮。
楊照則認為不是字數的問題,有幾篇「早就可以結束了」,卻多寫很多,沒有做到「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
而楊照遺憾的是,沒有與社會環境及空間緊密結合的作品,亦沒有什麼「惡搞」的作品,覺得文學越來越老。
張小虹認為這次作品普遍著重文藝腔修辭,但因為沒有生活、人際關係的反省,表現出來是生嫩,
即使寫生活感知亦斧鑿明顯;其次是題材不夠廣,多在前人開出來的主題裡重複,
如:地圖、身體、性慾。夏曼‧藍波安也表示,作者在文字上付出經營心思,達到標準,
但看不出書寫的空間是在台灣或其他地域,寫社會、人性亦不特殊,表現不出書寫性格,
夏曼比喻,散文的文字必須每天穿了再洗、洗了再穿,才有層次,這批作品就好像熨得平整的漂亮衣服,看不出穿了多久。
接著進行第一次投票,每位評審投票給心目中的前三名。
一票作品:「地圖」(張)、「默讀乳房」(夏)、「女兒」(王)、「時空惆悵舞曲」(楊);
二票作品:「魚缸」(王、楊)、「遙遠的鐘聲」(王、張)、「手」(張、夏)、「濕樂園」(夏、楊)。
一票作品的討論中,「地圖」、「默讀乳房」皆是流暢平實作品,因投票評審不堅持,亦無獲得附議,故不進入第二次投票。
王宣一特別為「女兒」拉票,認為它是這次作品中少數表現人文關懷的,寫父母的執迷與溺愛寫來深刻,
這是每個家庭都會發生的問題,平實不造作;張小虹認為語言節奏不錯,但不喜歡結尾,有點意念先行。
楊照則大力要求評審們換個心情,再把「時空惆悵舞曲」重讀一次,因為這是唯一一篇好玩的、有趣味的作品,
它的形式與刻意押韻初讀時覺得很輕浮、討厭,多讀幾次就發現其實它是以迷人的音樂性,串連片段。
夏曼笑說一看到這篇作品,就直覺楊照會投它一票,他會較好奇這位作者把結構弄成這樣,是為了表達什麼,
暫時還沒有答案。張小虹亦認為這是最年輕的一篇,充分表現想像力與活力,但似乎未達到用形式去解構或反諷的目的。
王宣一則表示耳目一新,可支持。
接著進行兩票作品討論,王宣一認為「魚缸」寫上班族的苦悶、無奈、焦慮,是不錯的小品;
楊照認為這是散文技巧最好的一篇,以細節白描一個魚缸,影射巨大的人生經驗,這種技藝雖平凡,卻是不容易掌握的;
張小虹亦表示頗喜歡這篇的淺白流暢,但它的問題在於太刻意經營平行類比,且結尾過於勵志;
夏曼則認為苦悶是全世界皆然的,用魚缸來影射大世界,必須投入作者自己的想像與形容詞,
感覺像在為魚說話,當魚缸的上帝。
王宣一認為「遙遠的鐘聲」在虛實之間進進出出,頗有想像力;張小虹認為它將科學語言與生命大哉問意象交織得很好;
楊照認為文字不夠嚴謹精鍊,刻意提出物理知識反成障礙,顯得突兀,對比鬆散。
夏曼認為「手」以手當作歷史的密碼,慢慢去尋找、詮釋家庭與社會的關連,是他心目中的第二名;
張小虹雖喜歡「手」寫母女關係的溫馨,但不喜歡它一再纏繞著手的意象,一直去扣,沒有轉圜與逃逸的可能;
楊照則表示此篇說服力不大,有點刻意誇大,還進不到刻畫;王宣一亦認為故事通俗,像作文範本,缺乏文字魅力。
「濕樂園」是夏曼的第一名,認為愛與性的主題已寫過很多,但這篇還能吸引人,特點在於真誠與樸實,
文字簡單,也沒有繁複的結構,正視人的本質;王宣一認為此篇對淫慾掌握得好,但不喜歡題目,
會破壞抽離的感覺;楊照也表示這篇有達到「說服」的目的;張小虹則認為喃喃之間的語言很好,
但情慾、鹹濕、與外在宇宙、雲雨的結合交融還不夠好。
充分交換意見後,進行第二次投票,就六篇作品分別第一名給6分、第二名給5分、第三名給4分……。
投票結果:「時空惆悵舞曲」24分(王6分、張6分、楊6分、夏6分);
「濕樂園」19分(王4分、張5分、楊5分、夏5分);
「魚缸」13分(王3分、張2分、楊4分、夏4分);
「女兒」10分(王5分、張1分、楊1分、夏3分);
「遙遠的鐘聲」9分(王2分、張4分、楊2分、夏1分);
「手」9分(王1分、張3分、楊3分、夏2分)。
主席宣布:首獎「時空惆悵舞曲」,評審獎「濕樂園」、「魚缸」。
以楊照的話說,最「惡搞」的「時空惆悵舞曲」從一開始只獲一票,到最後成為四位評審的最高分,可謂大逆轉。
王宣一無奈笑說:「因為其他都太無聊了」,或許能當作這次散文獎的註腳,及未來散文獎的借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