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小說獎有許多作品的題材是有關歷史的記憶甦醒的,台灣的傷痛記憶並不是一家獨大的,放眼其他地區一樣有這種相似的經驗,再加上它聯合了中國大陸、台灣、大馬更形成一團複雜的情結。
徘徊不去的歷史幽靈 ⊙米夏/記錄整理
日期:八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四時
地點:「德也茶喫」茶藝館
主席:焦桐
決審委員:張系國、詹宏志、施叔青、平路、陳芳明
時報文學獎徵文時間自八十四年三月二日至七月三十日止,收件概況:
1.共收二三八件(國內二○三件,美國十三件,英國二件,法國一件,加拿大一件,日本一件,香港一件,
馬來西亞二件,大陸十四件)。
2.初審:由初審委員宋碧雲、楊明、羅葉、林佩芬、羅任玲、鍾喬、林水福、康文玲審閱,
通過初審(晉入複審)四十件。
3.複審:由複審委員蘇偉貞、林宜澐、張國立、孫瑋芒、蔡秀女審閱,通過複審(晉入決審)十一件
──國內八件、大陸三件。
4.決審作業自八月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七日。
決審篇名:〈原湯〉、
〈中興大橋垮下來〉、
〈追獵〉、
〈好男好女〉、
〈沙巴的記憶匣子〉、
〈跳樓者〉、
〈貓叫的聲音〉、
〈戴眼鏡的老金〉、
〈工作的故事〉、
〈魚骸〉、
〈萬世其華〉。
■第一次投票(由決審委員每人選出三篇再行討論,未得票者將不再討論):
得一票者:.追獵(詹宏志)
.沙巴的記憶匣子(陳芳明)
.戴眼鏡的老金(平路)
第二票者:.原湯(施叔青、陳芳明)
.跳樓者(施叔青、張系國)
得三票者:.好男好女(張系國、詹宏志、平路)
得五票者:.魚骸(張系國、詹宏志、施叔青、平路、陳芳明)
△一票的討論
- 追獵
詹宏志:歷史幽靈徘徊不去,那些我們以為眾人遺忘了的,湮沒消逝了的,竟然悄悄回來。
這次小說獎就有許多從回憶角落出現的,彷如埋屍秘地長出茂盛之草,叫人怵目驚心。
〈魚骸〉、〈追獵〉、〈好男好女〉都有此效。
〈追獵〉其實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雖然隱藏著原住民記憶這類控訴性的有力內容,
仍以委婉平靜的方式(which is art itself)敘說,全文恍若素描一般,人物、山林、雨水都有景觀與感情,
故事簡單,但細節準確動人。它只有一票實在令我驚訝,相較於〈沙巴的記憶匣子〉寫作上明顯的企圖與安排,
〈追獵〉只是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表達了在時代交替下族人的感情,他是那樣小心地極力避免聲嘶力竭式的吶喊,
淡淡的筆觸令人動容。
- 沙巴的記憶匣子
陳芳明:同樣是以原住民族群為題材的〈沙巴的記憶匣子〉,選用了巫婆這樣的角色來對原住民予人的刻板印象
進行顛覆,而且,精采的是,它將我們慣常以漢人看原住民的角度逆轉為以原住民的眼光來看漢人,
將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立場一同回復到以人為中心的看待方式,令人欣賞。整篇小說結構完整,無可挑剔。
- 戴眼鏡的老金
平路:結尾令人莞爾。此外,看與被看/偷窺與被偷窺,所隱喻的正是男主角老金與女主角珊的權力關係。
珊始終沒有看見過老金不戴眼鏡的眼睛,從老金眼鏡的鏡片上,珊看見的反而是自己像一隻惴惴不安的小螞蟻。
另一方面,珊想,除非老金死了,她才有可能看見老金沒有遮蓋的臉。
到後來,老金就為了讓自己看見自己不戴眼鏡時的樣子,死了。老男人在對年輕女人的權力操弄之下,
自己也變成了一團「模糊的黃色的影子」。
施叔青:作者塑造一個極成功的人物──當偵探專門窺伺別人,卻看不見自己的老金。可惜結構有問題,
小說前面佔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寫年老的老金與妻子的冷淡性關係,妻子受男鄰居男性、年輕的吸引,終至離家出走。
接下來太過突然的轉折,老金拿開眼鏡欲看自己,雖然這部分描寫精采,可惜與前面情節沒有呼應。
△二票的討論
- 原湯
施叔青:〈原湯〉顯然為大陸作家之作,描寫俞順福開的「財記茶舖」百年雞汁餛飩大鐵鍋破了,
汁湯流得一滴不賸,老板用味精等其他佐料代替百年雞湯瞞過,而沒被食客發覺。
故事的時間集中在開店前後幾個小時,篇幅雖短,結構完整,用字經濟,描述準確、生動,語言鮮活。
作者以原湯象徵中國古老文化傳統,立意雖然不是很新鮮,原創力也嫌不夠,但以假當真,凡事以矇騙含混過去的態度
在當今中國大陸仍有其真實普遍性。
〈原湯〉令人尋思:以味精、胡椒所取代雞湯的假湯頭,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平路:這篇小說寫得十分平順。如果中國文化是個百年老店,〈原湯〉可以隱喻傳統文化的myth,
什麼東西丟進去煮一煮,出來都帶著些神秘的、招徠顧客的趣味。
這個隱喻不借可惜,寫來寫去,文章仍然沒出這個傳統的「原湯」格局,小說主旨,仍然像泡在故弄玄虛的原湯裡。
把多年來許多人寫了多遍的故事,並無新意地又寫了一次──又是一鍋「原湯」!
- 跳樓者
張系國:〈跳樓者〉文字純熟,所用的隱喻比較老套,敘述者(我)因著「跳樓者」的存在,
對自身的荒誕處境有個反省、思考的機會,這類隱喻,是比較熟悉而常見的。其中的敘述都很順暢,
輕微的批判並不踰越界限,最後的結論「我這一輩子恐怕都不明白自己的無知」也是順理成章。變得太「順」,
是此篇的優點也是缺點。
△三票的討論
- 好男好女
陳芳明:一個悲壯年代中意志不滅的英雄與年輕的消費世代接觸後反而挫敗無比,其後,年輕的世代還說他們那個世代
我們還是會了解的,我覺得實在太牽強了,反而是小說中的敗筆。
施叔青:這篇政治小說,寫的是兩代人對近半個世紀台灣政客的審視,作者以日記的方式,安排兩條線:
老一輩為政治理想入獄剛釋放回到社會的老政治犯蘇理昂,出獄後種種的不適應及對曾經同路人的失望,終至割腕棄世,
另一條線是由看護蘇理昂的女護士引出參與過鞋廠女工抗議,失意而在夜市賣冷飲的年輕人,沉迷於電腦「聲交」,
新一代的人類與老一代的對比,同樣的沒有出路。
作者對上一代革命者的心理、事蹟描述太隔閡,太不熟悉,淪於老套公式。但對時下電腦時代的年輕人的心態,
開啟一片新天地,新鮮引人大可發展。
而值得思索的是,是否這一代人對上一代政治歷史的詮釋就止於如此膚淺表面?兩代人的共同語言在哪裡?
張系國:〈好男好女〉以對比的方式,敘述老一輩「台共」與新一代的新人類的交織關係。中風的老者蘇理昂,
入獄三十五年,再出獄已如隔世,這部分(蘇的獨白)比較濫情,但既是蘇本人的回憶,亦是合理。
而魔電族的「小昭」在BBS上面認識曾是理想主義者的Glasco文字的速度和質感均佳。和友朋在KTV唱歌的一段,
真是傳神。這兩條線的故事,終於合成一路,讀者早已猜想到,Glasco可能了解蘇理昂
(因為「小昭」是敘事者,不能出格)也認識其他關鍵人物如「小耘」,而蘇老也終於上了網路,
成為最老的魔電族,蘇理昂之死(我早已是該死之人。四十二年前,我已不該存在這世間),是意料之事。
倒是「小昭」最後的按語十分有趣(只要BBS站不毀滅,文章就會永遠存在。人來人往,總有一天,會有他的知音出現),
這是反諷的詮釋吧。〈好男好女〉的兩線敘述中,年輕的一線比老台共的一線寫得好很多。蘇老被禁三十五年,
還居然立刻學會上BBS,不簡單,有點不可能吧!
平路:用電影同樣的題材,同樣以現實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與當年白色恐怖的苦難過去映照,
既然挑明了是對原名「好男好女」電影的戲仿之作,反倒多出一番戲仿的諧趣。
最新穎的BBS進入小說,對比於不合時宜的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老左派,這是作者的「巧思」。而有趣的是,
作者寫到BBS族生態時活潑生動,寫到老左派卻有些模式化、規格化,多少出之於刻板印象,
可能與作者本身更熟悉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有關。
該獎勵的是小說中的巧思,說不定,也會引來更多BBS族讀小說,或者讓BBS的溝通方式與寫作方式進入
小說內容。未來,亦是豐富小說各種可能性之一端。
最後的地方,BBS版上小昭宣告自己死亡,或者說,小昭又可以隨時換個名字重生,另方面,
這位做過特別看護的年輕BBS族女孩卻希望在BBS版上「永久張貼老左派蘇伯伯的文章」,這個對比,也有其弔詭性。
△五票的討論
- 魚骸
張系國:〈魚骸〉的優點可以從許多層次剖析。從傳統小說的角度看,就是篇生動曲折的小說。
但〈魚骸〉更突出的象徵層次,令人驚悸的是龜的意象貫穿全文。遺骨沼澤的大哥,頭骨和龜殼混在一處,
弟弟不僅躲在文學院裡煮食烏龜,更以龜殼占卜的「實驗」,他並將龜殼套在陽具上,「脹紅龜頭吐出白濁的汁液」,
故事的最後,我們得知,弟弟偷取一段頸椎,帶回去做紀念,「代價是,它必須身首分離」,這段文字絕佳,
和楔子的文字對照,益增強烈的震撼力。題目是〈魚骸〉,因為「倒置在水中的脊胸骨,
乍看之下還真像是副大魚的骨刺呢」,語言的精確益增這篇小說的優點,可說形式和內容全然和諧,
是本次文學獎最有力的一篇作品。
平路:真誠、坦白、完整,結構與內容有一種協調,保守退縮的教授與激進勇敢的哥哥也是很好的對比,
從頭到尾,意象扣得很緊,纏繞著龜的意象,如同南洋一帶纏繞綿延又四通八達的沼澤。小說裡,主角希望
「沼澤的底蘊就有通向長江黃河的秘密通道」,長江黃河,那是華僑對神州、祖國的渴望,
長兄就可以「像一條幼龍那樣游回去了」,當然,沒有通道,回不去了,祖國總是背對著這些有理想的青年,
甚至讓他們因之送命,這才是「追訴期沒有時效」,卻「永遠有效」的根本原因。
詹宏志:本次小說獎有許多作品的題材是有關歷史的記憶甦醒的,其中尤以〈魚骸〉最突出。
一個枯木槁灰的學究原來內心裡竟懷藏著一場熾烈的少年革命的記憶,記憶被埋藏的原因是大馬對共黨的壓抑,
在台灣又逢白色恐怖後普遍噤聲的環境,即使被埋藏了四十年,浮出的記憶雖然長著青苔,依然存在如故,
小說寫作的技巧極成功。透過〈魚骸〉,令我們思索到台灣的歷史經驗的確是與第三世界有相通之處,也就是說,
台灣的傷痛記憶並不是一家獨大的,放眼其他地區一樣有這種相似的經驗,再加上它聯合了中國大陸、台灣、大馬
更形成一團複雜的情結。在藝術的成就上的確非常出色,讀之令人毛骨悚然。
施叔青:〈魚骸〉是篇觸及馬來西亞共產黨的邊緣政治與文學。作者運用龜的意象,重複以不同層次的象徵貫穿通篇,
弟弟偷偷潛入沼澤發現哥哥的白骨是在一堆龜的墓場中,他在龜殼射精──成長與性的甦醒與死亡結合,
讀來心驚動魄,而他的生命活力也在此打了休止符。血淋淋的政治帶給他的恐懼使他一輩子無法動彈,
像一隻永遠龜縮的烏龜,唯一的樂趣是深夜在研究室殺龜、吃龜、用龜殼為親友占卜。
南洋華僑對古老中國的憧憬──甚至於以為沼澤底有通道可通往長江、黃河,而甲骨文所用的龜甲與馬來半島產的龜同種,
卻不見產於中國本土,「殺龜得版,哪還能還原?」這是敘述者不肯涉足中國的理由,隱喻意涵深遠,令人尋思。
陳芳明:我想這是典型後解嚴時期整個記憶的冒現,眾小說中,〈魚骸〉予人的震撼真是雷霆萬鈞!
小說裡兩條恢復記憶的主軸──一是研究甲骨文、占卜企圖追索文化上的記憶,另一條線是家族的歷史記載。
一古一今,敘事者雖然龜縮已久,但他說歷史「追訴期沒有時效」卻「永遠有效」,就是說明
在歷史上犯了罪永遠有翻案的機會,這就是重點所在。對我而言,〈魚骸〉的好就是在於
它對大馬的反共與第三世界殖民經驗的描述帶來一種新視野,否則,若僅限於台灣的歷史記憶,則恐淪為陳腔濫調之作。
■第二次投票:
由決審委員每位選出心中前三名的作品,第一名計5分、第二名計3分、第三名計1分,
累計得分最高者為首獎,評審獎次之。
.魚骸:23分(張系國5分、陳芳明5分、施叔青5分、平路5分、詹宏志3分)
.追獵:11分(詹宏志5分、陳芳明3分、施叔青1分、平路1分、張系國1分)
.好男好女:6分(平路3分、張系國3分)
.原湯:4分(施叔青3分、陳芳明1分)
.沙巴的記憶匣子:1分(詹宏志1分)
本屆文學小說首獎為〈魚骸〉,評審獎為〈追獵〉。
■第三次投票:
由於決審委員對〈好男好女〉與〈原湯〉的支持相近,所以進行第三次投票,除〈魚骸〉、〈追獵〉外
每位選出兩篇,前者5分,後者3分,得票最高者為評審獎。
.好男好女:13分〈張系國5分、平路5分、詹宏志3分〉
.原湯:10分(施叔青5分、陳芳明5分)
.沙巴的記憶匣子:8分(詹宏志5分、陳芳明3分)
.跳樓者:6分(施叔青3分、張系國3分)
.戴眼鏡的老金:3分(平路3分)
本屆小說評審獎:〈好男好女〉(與〈追獵〉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