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與反拉力--談作家的誕生

說到「作家的誕生」,當然也和「徵文」及「文學獎」息息相關。 回顧早年臺灣,從克難年代,就重視人文教育,仔細回想,連當年文壇元老級的潘人木,後來成為四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的段彩華, 年輕時候都參加過徵獎。

⊙文/隱地(知名作家、爾雅出版社創辦人)

「時報文學獎」停了兩年後,突聞今年又將熱鬧舉辦,這對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的藝文界人士聽來,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好像春雷乍響,是否能為乾枯大地帶來稍許滋潤?

自從1946年第一部電腦由美國人毛琪雷與艾克特發明後,科技革命驚天動地,再加上1973年馬丁.庫柏研發成功世界第一支手機,號稱「黑金剛」,亦稱「大哥大」,至此人們的閱讀已逐漸從傳統紙媒轉變成自網際網路取得,而近三、五年來,臉書和手機通訊軟體的靈活功能,尤其變本加厲,虛擬世界驅趕並殲滅實體,影響所及,從報紙印量驟減、雜誌訂戶大跌,書店和出版社一家家關門,市場上紙本書的營業額直線下降……再聽不到有新雜誌創刊,或新書店開幕,於是作家發表園地同樣也受到壓縮,文人的稿費非但二十年不漲,有些報 章雜誌還向作家說抱歉,稿費發放要打八折,更多的出版社,不付版稅給作家也就算了,居然反過來向作家收錢,是的,現在很多作家出書,要付印刷和紙張費給出版社,文人本來就屬弱勢,如今靠搖筆桿吃飯的,真的要擲筆三嘆!

而就在此時,居然聽到「時報文學獎」重新啟航,讓許多人精神為之一振,其實社會上有錢有勢之人多得是,只要有心發揚文化教育,辦法不是沒有,譬如公私立圖書館不肯採購圖書,財團可送書,讓圖書館活起來,21縣市,368個鄉鎮,對優良圖書每家只要採購一本,就能鼓舞出版社繼續出版新書,而我們擁有全世界比率最高的各類型大小基金會,如果肯花部分經費訂報或購書,送給偏鄉地區,鼓勵民眾和青少年閱讀紙本書,許多古老的優質文化是可以繼續保存並發揚光大的。

一個社會,只要閱讀人口眾多,文化自然提昇,影響所及,國民平均素質就會提高,國力無形中必能增強。

說到「作家的誕生」,當然也和「徵文」及「文學獎」息息相關。回顧早年臺灣,從克難年代,就重視人文教育,仔細回想,連當年文壇元老級的潘人木,後來成為四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的段彩華,年輕時候都參加過徵獎。民國40(1951)年,潘人木就以〈如夢記〉,榮獲「文獎會」徵文第一名;而她後來寫出並成為「文學經典」的《蓮漪表妹》,也是「文獎會」時代的得獎作品。

「文獎會」成立於民國39(1950)年3月,全名「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由張道藩、程天放、陳雪屏、狄膺、羅家倫、張其昀、胡建中、陳紀瀅和李曼瑰九位委員組成。公推張道藩任主任委員。目標是:「獎助富有時代性的文藝創作,以激勵民心士氣」。

克難年代,一切物資生活都還十分困乏的狀態之下,就能設置獎金,提倡文藝,且出來組成委員會的成員,不是教育部長,就是立法院長,前者如陳雪屏、程天放,後者如張道藩,而現在的教育部長都在做些什麼?立法院長又在忙些什麼?還會想到聯合一些教授、學者來辦個提倡文藝或文化的委員會,設置獎金並舉辦一些徵求優秀文藝作品的措施嗎?

當年獲得「文獎會」給獎的小說家還有潘壘的「紅河三部曲」,廖清秀的《恩仇血淚記》和段彩華的《幕後》等等。

除了公家機關經常辦「徵文」,早年台灣私人辦雜誌,像師範、金文、魯鈍、辛魚、黃楊、田湜等人合辦的《野風》雜誌,從1950年1 1月起,就一連舉辦6次徵文,影響深遠,譬如後來成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英文系教授的傅孝先,當初就是《野風》徵文的獲獎者;其他如大型文藝刊物《文壇》、《皇冠》和《幼獅文藝》都辦過無數次徵文 ;著名的《文星雜誌》,內容雖以歷史、哲學、政論論述為主,但仍不忽視文學,也一樣舉辦徵文,小說家鄭清文(1932~2017)就曾以 〈我的傑作〉一文,參加《文星》創刊5周年紀念徵文,獲佳作獎, 時年20歲,對於鄭清文來說,投稿能獲得佳作,對他就是一種鼓勵, 一股遇到貴人的拉力。從此奠定寫作的信心,展開往後55年燦爛輝煌的寫作生涯。

正如季季在〈聽葉老師的話〉(見6月18日人間副刊)中說的「… …有些首獎者,後來不知所終,有些佳作者,後來大放光芒……」當年《文星雜誌》徵文以〈我的情人〉得到第一名的門偉誠,自得獎後 ,從此消失文壇,她後來去了哪裡?再也無人知曉。

我自己從來和「獎」無緣。不要說早年的愛國獎券買過數次,從未中獎,就是手上擁有無數的統一發票,也從無對中任何一個大小獎額 。民國46(1957)年,我還在育英中學高二念書,參加香港《亞洲畫報》舉辦的第3屆學生組「亞洲短篇小說獎」,總算以〈重造〉獲得 佳作第30名(其實就是佳作獎的最後一名),自此對獲獎一事死了心 ,再也不參加任何獎項報名,我這種參加文學獎不成功不得志的結果亦可凝聚成一股力量,自我奮鬥自尋一條活路,這是一股「反拉力」造就出來的「新力量」。按部就班地一篇篇投稿,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寫到老,投稿到老」,一直到今天,仍是各報投稿的常客。

1976年,馬各主編《聯合報》副刊時提議創設「聯合報小說獎」,1978年,高信疆主政《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創設「時報文學獎」,接著《中央日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每家報紙副刊均曾主辦文學獎,而政府部門,從台北市政府到高雄市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亦尾隨緊跟在後。不久,幾乎所有大學、中學校,文學獎的設立更如春筍茂生,其中明道中學的「明道文藝獎」和金陵女中的「金 陵文藝獎」,都從一校進而發展到全縣甚至全國,培養了許許多多優 秀的作家。

文學獎辦到後來,讓台灣的著名作家,泰半曾有獲獎記錄,可見文學獎深入民間,也成為作家的搖籃。擴而大之,台灣的藝文界,幾乎每個人都和各大大小小的文學獎脫不了關係,不少老作家和老教授,後來都成了文學獎評審,像早年的梁實秋、姚一葦、齊邦媛、彭歌、林海音、余光中、葉石濤、鍾肇政、顏元叔……都曾擔任過文學獎評審,任何一場文學獎……一路從初審、複審到決審,評審費亦是一筆龐大開支,文學鼎盛的年代,兩大報還經常邀請國外的大咖回國評審 ,飛機來,飛機去,來到臺灣,住進觀光大飯店的宿旅費,當年也全由兩大報支付,其中夏志清、余光中、鄭愁予、楊牧、鄭樹森、胡菊 人、張系國……都曾經享受過此種禮遇。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曾有輝煌歷史,「時報文學獎」更是最具開創性的文學獎,如今重新出發,但願能為眼前頗為蕭條的文壇重燃火種,讓文學繼續開出美麗花朵。

無論拉力或反拉力,只要下定決心好好參加一次文學獎,在人生旅途上,對青年朋友均將是一次獲利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