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紀錄│新詩組-1】情詩是永恆的存在

■時間:2018年11月7日下午3:00
■地點:中國時報大樓B2會議室
■決審委員:焦桐、向陽、楊佳嫻
■副刊編輯小組:盧美杏、邱祖胤
■記錄:李欣恬

第39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收件十分踴躍,共收到806件作品,經過初審委員許赫、布勒、隱匿等精挑出64首進入複審,再由複審委員顏艾琳、陳斐雯、王中言等挑出10首成為入圍名單並進入決審,再由決審委員焦桐、向陽、楊佳嫻評選出最終名次。

詩人向陽特別點出,因為本次為主題性徵稿,以情詩為主題,讀來特別有感覺;焦桐認為,寫情詩、談感情是高難度的動作,十足考驗作者。

以下為新詩組決審會議紀錄

楊佳嫻(以下簡稱楊):

非常希望這次可以看到角度上的創新,修辭有所節制,不蓋過情感本身的作品,也希望這樣的作品可以脫穎而出。

焦桐(以下簡稱焦):

在我心目中,一首好詩無非就是用最準確的字、句子,放在最恰當的位置上,意象是詩的基礎,意象一定要很清楚、很準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寓情於物的方式,通過一定的音樂形式,結構在有效的形式裡面,就是一首好詩。

所以如果是生手的話,意象就會紛亂、堆砌,缺乏詩的邏輯和味道,顯得整首詩可能一直搬弄技巧表現,卻沒有往整體方向發展,我看到比較多這種現象。寫情詩、談感情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如何把情感清淡的表現在有限的形式裡,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

向陽(以下簡稱向):

第39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和過去不一樣,是有主題性的徵稿,邀請大家寫情詩、談論愛情,進入決選的有10篇,我在讀的時候看到雨、秋天、落葉這些元素,都很有感覺,情感藉由外在天氣、植物、地景,基本上最後10篇,水準都很不錯,包括語言、技巧、情境處理,讓人覺得值得一讀。

10篇當中,應當有不少年輕人,用的語言和我的這個年代不太一樣,部分用的是比較斷裂、象徵、跳躍性的方式,未必能直接看得懂,是在跳躍的情境中表現對愛情的書寫,有一種後現代的氣氛,整體來看,用愛情作為一個主題,是人類有史以來從不間斷、不會停止的主題,通過比較現代感的方式,表現現代人的愛情觀,表現現代人愛情的內在性,應該會更好。

第一階段投票

評審決議,從10篇作品中各自圈選2篇作品,經交叉比對,挑出〈杜布羅夫尼克〉(1票)、〈快照亭〉(2票)、〈未來考古〉(1票)、〈愛情戒斷症〉(1票)、〈動靜之間──致你〉(1票),共計5篇作品進入討論。

第一輪討論

〈杜布羅夫尼克〉

焦:

〈杜布羅夫尼克〉是我投的,這是一篇在克羅埃西亞旅行時寫的詩,「杜布羅夫尼克」是一個在亞德里亞海、港邊的城市,我選這首詩,是因為我覺得這首詩可以寓情於景,把情感付託在某一種景物、風景上面,也因此,如果情感沒有依託在一定的事物,情感就會顯得浮誇、輕飄飄的,缺乏那種讓我們感動、引起精神共振的要素。這篇用了一些景色,在第一段最後兩行寫到:「純淨如深秋的暖陽,為你複寫今天、明天,用生活填滿古老的海洋/送走遲歸的昨夜,再擺滿夢境和酒水/揮灑餘生的藍,交換天使的視角」我們看見其中所呈現出來的景觀,都是克羅埃西亞的景色,包括海岸、天空,呈現當地的地域性,並把情感放在裡面,所以我選了這一篇。

楊:

這一篇我當時也有注意到,他很多句子都很漂亮,敘景也很吸引人,「杜布羅夫尼克」這個譯名念出來就有一種節奏感,就會有一種吸引力,這種寫法讓人想到詩人楊牧也很擅長這樣的寫法。作者很聰明,直接把陌異化的地名當作詩的題目,裡頭也確實有一種感情非常貼合著他所寫的風景,對我而言,我會比較疑惑、遲疑的一點是,除了寫亞德里亞海、教堂和鐘等這些南歐景觀,但我好像沒有看到凸顯杜布羅夫尼克這個地方的東西,假設我把這篇放到希臘某座島,或許也講得通,對這點我比較遲疑,所以後來我就沒有勾選這一篇。

向:

克羅埃西亞是一座港口城市,就像剛才焦桐說的,〈杜布羅夫尼克〉在一、二、三段,都提到當地的地景,我也在旅遊網上瀏覽了一番,就地景的描述是很成功的,但地景未必等於愛情,在愛情和地景的連結感覺上比較少;「我」到杜布羅夫尼克去旅行,寫了這首詩表達「我」對「你」的愛;詩中的感覺地景過多,情感不是那麼樣地和地景契合,因為我們看到最後一段說:「你會為我指涉遠方嗎」,事實上,當杜布羅夫尼克就是遠方,如果是「我」在杜布羅夫尼克,我才能知道這個景,如果是「你」,才會有「你」為「我」指涉遠方,這個部分,讓地景和愛情的連結有一點小小的矛盾;接下來這句說到「或者/先收集更多偶然,再決定一種遠方」,看不出愛情和杜布羅夫尼克之間的關聯,有點可惜,要不然就語言和節奏的連結是滿不錯的。

〈快照亭〉

楊:

我覺得這首詩的語言調性,在這次是比較突出的,一開始10首通讀的時候,這首就會跳出來。再來就是我會覺得這首詩談了現代人的某一種孤獨感,雖然現代人的孤獨感在19世紀末就在談了,但這首詩所呈現的是一種更為當代的孤獨感,裡面提到「重複曝光和鹵化銀膠片/光澤的特殊藥劑/包裹完美戀人和情深一片/修整得面目全非的數碼時代」,在這個數位時代,照片被印出來,反而是一種復古的東西。

這裡面有一種對照感,因為快照亭有一個簾子,進入簾子像是進入自己的房間,我們過去看快照亭的感覺是,不管長得多人模人樣,進快照亭照出來都像鬼一樣,但在這裡是一種反過來的想法,就是不管人生遭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看起來多麼糟糕,快照亭都會包容你的不完美,提供不一樣的視角。

另外也對比快照亭和實體相片,和現在數位時代,照片容易取得,不再珍貴,照片也不再真實,因為容易修改,在這樣的情況底下,這首詩有思想性,有想說的東西,不只是修辭的堆砌,但另一方面而言,我覺得這首詩稍微有一點造作,可能是想要展現技巧的關係,不過節奏感是很多變的,是可以讀、念出聲音來的一首詩。

焦:

這是10首詩裡面,相對最好的一首詩,寫得最成熟,透過快照亭、這種大家熟知較為粗糙、為了證件而拍的照片,作為隱喻,指涉一些別的事情,比如說:「適合一事無成,適合快件加急」,這些不斷透露出來,暗示「坐姿要端正」,可是你又可以「選擇刪除」、「偽裝情侶」,這些都指涉到現實生活中的情感,現實生活的無奈等,因為又要「強顏歡笑」,本來沒有要笑的,但是面對鏡頭要強顏歡笑,可是又「凝視空虛」,最後去質問:「唯一能包容我所有不完美的人撇撇嘴」。

這些都讓我想到,一首好詩,往往不是在表露什麼,可能比較是在隱藏什麼,就像是佛洛伊德說的,它的出現是扭曲出現、化妝出現,不會像散文那樣直接表露,就會有歧異性,這樣解釋、那樣解釋都可以,乍看之下覺得很曖昧,但是思想、情感是比較深刻、深邃的,這句「在最靠近幸福的瞬間,我們總是閉了眼睛」,我們照相時很容易閉眼睛,他很巧妙地把最靠近幸福的瞬間寫下來;「失去溫度的吻拍壞了的人生」這一整段很精彩,「所有的證件掛著中世紀祭壇繪畫的眼神」,這個好複雜,「狀態:未婚;病歷:單身/重複曝光和鹵化銀膠片/光澤的特殊藥劑/包裹完美戀人和情深一片/修整得面目全非的數碼時代/我們決心做冷冽的產物,撥雲見日/膜拜錯誤、缺憾,直至所有瞳孔/充滿不確定與不誠實」,指涉的還滿準確、滿廣的,所用的意象,都和這個快照亭、沖洗的照片有關,是10首中我最欣賞的一首。

楊:

我補充說明一點,這首詩有一點在省察、批判當代社會怎麼審視女性,例如說:「他們都判定我是不合格的女人」,為什麼?因為「狀態:未婚」、「病歷:單身」,單身狀態被放在病歷,不管時代如何,我們看待一名女性的合格、成功與否,似乎都是用同樣的標準,我覺得這裡面也在省思這件事情。

向:

如果是每人圈選3篇,這篇會是我的選項。我的看法和兩位差不多,但是我在乎快照亭反映了什麼?快照亭反映了愛情的速成,愛情可能會被扭曲、重重的無奈,你是單身,站著、坐著,露齒、不露齒,都在快照亭裡表現,像是愛情的快照隱喻,也反諷這時代愛情的快速出現和毀滅,可以被竄改、刪除,都寫得非常成功。

如果說21世紀有新的愛情觀,這一篇和過去談愛情的思維不太一樣,用一種冷硬、金屬的字句,像是「金屬疲勞」、「顆粒」、「乳化銀膠片」、「重複曝光」、「特殊藥劑」、「數碼時代」,這些都是在21世紀情詩少使用的,是有創意,能表現出新感覺的作品。(待續)

【評審紀錄│新詩組-2】情詩是永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