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後》到《俗女》 散文改編影視夯

細數近年文學改編的台劇、電影,會發現有一類獨特的作品,原著不是過往認為較有潛力成為文創IP的小說或漫畫,而是貼近人心的散文,包含電影《父後7日》、電視劇《通靈少女》、最近熱門的《俗女養成記》以及還未播出的《做工的人》等,都屬於這一類的新IP,其中精彩的不見得是故事,而是召喚出生命經驗的共鳴。

抓住精神 無限想像延伸

嚴藝文表示,「雖然《俗女》電視劇的情節和書其實已經不相關了,但我希望劇中也保留書中的精神和氣味。愈是沉重的,江鵝用輕盈的方式書寫,有獨特的幽默口吻。我從書中尋找蛛絲馬跡,裡面的每一句話,甚至書中的插圖,我都把它當其中的引子,勾出我們的生命經驗。」

《俗女養成記》散文描繪作家本人和阿嬤相處的回憶,轉換到戲劇,成為支撐主角故事的細節。(華視提供)

散文改編劇本有什麼獨特之處?嚴藝文表示,以江鵝的同名散文集而言,書中談六年級女性那種「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的感覺」,主軸明確,特別是其中細膩描寫生活細節,透過視覺、味覺、聽覺和感受呈現人心和人性。

嚴藝文表示,「例如江鵝寫到阿公阿嬤因為期待家人回來住,忙東忙西張羅,很細膩的寫了他們做了哪些事。很多劇本有故事,但欠缺細節支撐,這本散文裡的細節卻非常豐富。」

拋出回憶 組織生命故事

雖然是第一次寫劇本,但從演員轉幕後,自然讀過不少劇本。對她而言,江鵝的散文每篇有明確的主題、氣氛,也有細節,但要改編成戲劇,需要更具體的故事和例子,「每篇讀起來都很有感覺,但要改編成劇的時候,不能只靠感覺。因為演員心理層面的感受,觀眾其實看不到,需要藉由動作、對白才能帶入情境。」

嚴藝文表示,「劇本第一關就是要先給演員讀懂,明白要表達的,再讓每個演員對照自己的經驗,加進不同的詮釋。」但她又不想太明白的「指示」演員哪裡該怎麼想、怎麼反應,「所以關鍵是,能不能透過明確的動作、對白和事件,讓演員去懂你想表達什麼感覺。」

幸好包含嚴藝文自己在內,《俗女》的三位編劇都是「六年級女生」,書中描述的社會環境她們都經歷過,「例如我們都有被家裡要求學鋼琴、親戚來拜訪、或是跟阿公阿嬤相處的回憶,在討論劇本的時候,我們很自然會跟著也拋出自己的回憶,組織到故事裡。這部劇到後來,其實像是江鵝與我們生命經驗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