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得獎名單揭曉

 

 

為紀念詩人周夢蝶而舉辦的「周夢蝶詩獎」,於4月30日舉行第五屆評論類決審會議,決審委員包括孟樊、張雙英、楊小濱等,經評審熱烈討論後決議,由朱容瑩《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陳奕進《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民國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不分名次,共同獲得首獎,獎金各為十萬元整。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決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1年4月30日

地點:高雄師大文學大樓3207-1室

評審:孟樊、張雙英、楊小濱 (依姓氏筆畫排列)

主席:曾進豐

紀錄:曾紫萭、吳羽婕    攝影:曾筠婷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決審委員合影,(左起)楊小濱,孟樊,張雙英及主席曾進豐教授。(周夢蝶詩獎提供)

 

主席宣布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決審會議正式開始。首先竭誠歡迎三位評審委員蒞臨高師大,本屆詩獎評論類共計9件參賽,經初、複審結果,6件入圍決審。以下請三位委員分別就入圍作品發表整體看法及評審重點。

張雙英:

首先,概說全面性的印象。其中有兩點我要提出來與大家切磋討論。第一點為此次的9篇論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單一詩人的研析;另一類則為多位詩人共同的探究,而探討多位詩人的評論作品,我認為歸納的能力便非常重要。這類中即有不少論文的歸納性極強,導出的結論也非常具有創見。

第二點則是本次的稿件中有許多作品運用西方文學理論作為分析依據。例如現象學、心理分析、符號學、解構主義等。其中,不少理論的運用與作品間產生了隔閡,甚至使作品變得沒有明確的意涵。這情形造成了運用文學理論分析作品時,只能以是否闡釋的精彩為主,但也使作品的內涵無法得到正確的認識。

孟樊:

本此投稿稿件雖僅有9件,卻都十分精彩。整體看來,探究一位詩人的論文居多,而橫跨一位以上詩人的研究較少;這可能和參賽的論文以碩士論文居多有關。此外,我發現此次的稿件裡,有不少論文作品引用西方文學理論作為評論的依據,如有兩篇論文皆從現象學出發。相較於我之前評論過其他詩獎的評論類,其運用的西方文學理論較少,大多使用傳統的文本解析,故這一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的水平,實在值得肯定。

但是在使用西方文學理論作為依據,難免有「硬套」的現象,但這在文論的運用上卻也難以避免,這就要看他在解讀的時候是否能自圓其說,於此,我認為評論時會有許多見仁見智的地方。然而以這次與賽論文來看,文學理論應用於評論當中,還是有許多十分值得檢討的地方。

楊小濱:

我認為本次的稿件水準,是屬於中上程度的。關於前面兩位評審提到的,以西方文學理論作為論文的論述框架,我個人是持肯定態度的,只要言之成理。另外,現象學倒是並不提供具體的批評方法論,更多是理念性的,似乎很難說能被套用。

另外,以寫零雨的那篇論文來說,並沒有明顯以某種理論論述作依據,但仍然有理論的方向,而且讓我感覺到「新意」,這樣的新意是評判論述價值的一個標準。

接著,針對入圍作品進行細部討論。

 

《當代中國詩人離散詩歌研究(1980-2020)》

孟樊:

此篇論文提到多位中國當代的「離散詩人」,可以看出研究者的企圖心。然而我認為此篇論文有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為研究者對於離散的概念介紹似乎受限於外文能力,沒有辦法吸收為自己的文字,以致交代不清;第二個問題則是概念的引介,部分有些駁雜不清,作者越是想梳理,反而越見治絲益棼。若是能克服以上幾點將會提升本篇論文的評論價值。

張雙英:

這篇很有新意,原因是「離散」在學界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原指以色列人兩千多年前被滅國後到處流浪,找不到歸宿,只能靠思念過去的傳統,心中充滿痛苦地活著。這種離散呈現到文學、詩歌方面,它充滿了對故國的思念、對未來能建國的期盼。但到了二十世紀,「離散」的涵義逐漸被擴大,特別在海外華人圈中常借用它來表達思念家鄉的情懷。這篇的特色在於作者將這個觀念運用到1980年至1990年之間中國海外華人「有家歸不得」的情懷。同時指出,到1990後,海外華人這種觀念已經淡了,自己家鄉變成抽象的理想,因此身分就被空洞化了。我之所以推薦這篇,是因為這篇導出前後兩種情感,第一為身居海外懷念自己的家鄉,因政治關係無法回去;第二為1990年之後,雖懷念自己的國家,同時也很重視自己在新的環境如何生活,是很有見解的一篇論文。

楊小濱

此篇論文的「離散」有些許瑕疵,如果要談理論套用,我覺得離散的概念套用得不是那樣的成功。以色列與中國的離散狀況不同,而離散與流亡的情況也不相同,從什麼意義上談離散,而不是流亡?似乎只是把海外中國詩人放到一起而已。此外,研究者也遺漏了一些特別重要的海外中國詩人,如楊煉、孟浪。甚至,如果後來歸國的張棗可以納入,那為什麼沒有多多、宋琳、甚至歐陽江河這些同樣情況的?他們的重要性同樣強。更不要說王敖、麥芒、張耳……。也是這一個面向比較沒辦法說服我。

《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民國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

孟樊:

徐志摩、王獨清與王統照三位的共同點即是皆曾到歐洲行旅,不管是留學、流浪甚或避難,而此篇論文的研究者利用三人的共通點特色,進行資料的爬梳且論述能力佳,條理清楚、文字流暢。讀來覺得十分舒服。我認為若沒有篇幅字數的限制,應該可以多加著墨於三位詩人異同點的比較(雖然在結論有提到),可以再增加一個章節進行更深入的析探。

張雙英:

我推薦此篇論文的原因有二。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他很重視詩人在寫詩時所表達的深刻感受,無論情感、批評、甚或敘事等等,作者正是將詩作與詩人緊緊地結合,它的處理方式就是先以詩人為主軸,再去研究詩人在某些時候寫出來的詩,所反映出當年當地的情境,如此呈現出來的詩才能有其具體性。第二,論文將這些詩人寫的詩,從幾個重點來分,第一以主題來分,主題即與當時當地遭遇的事情所呈現的創作,本篇所提及的三位詩人皆具此特色,他們的共同特色都是到外國去,以「行旅」為主題。徐志摩跟王獨清之所以重要,是由於他們對於詩的創造性有很大貢獻。此外,本篇也強調王統照雖然是詩人,但他有另一個文類也十分重要──遊記。這三個人都是去歐洲留學、遊歷,因而將歐洲文化與文學中對中國有啟發的部分帶回中國而引發正面影響,本篇選擇三位詩人為例,無論在研究方法還是推論的層次都井然有序。

楊小濱:

這篇有其優點,但對我而言,方法上還是過於傳統了。如能從跨文化角度闡述與社會歷史的關聯,應可更好。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孟樊:

此篇論文文字活脫,令人印象深刻,且論文的概念界定很清楚。但是對於巴什拉的理論應用有幾個問題,如「硬套」的問題──也就是沒有處理好的套用,會使得論文顯得有些綁手綁腳。為此,作者發揮他的想像力,且將巴氏之說延伸出來,卻也因此有過度衍申之疑,例如在水與鏡的部分,巴氏只提到納西瑟斯(水仙花),但作者卻把這些它變成鏡子,似有過度詮釋之嫌。

楊小濱:

我的想法與孟樊的大致一樣,只有一點差異,我是覺得,若論文能夠多加延伸,超越理論的原意,我願意持肯定態度。這篇論文有一個跟這次其他論文來比,算是突出的地方,就是它不是分別論述這兩個詩人,而是以主題來貫穿,這是比較不容易的。

《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以陳克華為例》

楊小濱:

談論陳克華的身體詩其實過於常態,但還算比較全面。同志、性愛、父權等,這些主題也在論文中被拿來探討,研究者不全然拘泥於身體的意象。雖然有些駁雜,但此篇論文仍然十分有聚焦性。我會建議把「後現代」三個字去掉,聚焦於身體展示性的「身體」,我認為會更集中些,因為後現代問題的闡述有點蜻蜓點水。總體而言,作者的野心很大,涉及到許多重要方面,包括通常可能並沒有太多人談論的宗教方面,還是難能可貴的。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決審會議熱烈進行。(周夢蝶詩獎提供)

 

第一輪投票結果

 

三票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二票

《當代中國詩人離散詩歌研究(1980-2020)》

《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民國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

 

一票

《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以陳克華為例》

《零雨詩的身體書寫》

 

針對一票的作品進行討論

 

《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以陳克華為例》

 

張雙英:

這篇論文的題目「後現代」的範圍有些廣泛,而論文的重點是談陳克華的現代詩,還是陳克華的身體詩屬於後現代詩,兩者間有些模糊,因此我認為改成「陳克華的身體詩研究」會更好。此外,討論陳克華的身體詩的人太多了,使得本篇論文很難呈現較為獨特或深刻的新意,相較之下也平淡些。

孟樊:

在《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以陳克華為例》這篇論文的論述裡頭,尤其是第四章,第四章的討論內容比較沒有扣合後現代,請注意本篇主題是「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這就成了論述最大的問題;他所舉例的詩作不僅沒有扣緊後現代,甚至不少詩作連「身體」也不太相關。論述能力方面,像文字的清晰度我認為是蠻不錯的,如楊小濱所說。但是一樣在論述內容上不夠周延,例如:以「後現代」為大主題,而在論述時卻把「後現代」給忘記了,只針對身體的部分──可是身體的部分有很些是「現代的」,不一定是「後現代的」。這是我的補充。

《零雨詩的身體書寫》

張雙英:

我覺得零雨的身體詩不是她創作的重點,她的詩作很受矚目,但很少人以她的身體詩來做為談論主體,因此本論文談的好不好便很重要。零雨的詩有不少詩評家覺得晦澀難懂,但對詩中的意象之闡述則各有新意,解讀者若是能夠以「有新意」的方式解讀,而不論其是否詩的原意,也能為整篇論文帶來更大的討論性。

孟樊:

我來談談為什麼我沒有投那兩篇論文的問題所在。像《零雨詩的身體書寫》,這篇一開始談到身體書寫,對身體下定義時提到「身體感」、「身體意識」,而「身體感是否等於身體意識?」以及何謂「身體感」?論文都沒有說明,何況單就「身體感」受來說指涉範圍太大,因為什麼都可以牽涉到身體的感受。作者的說法則是偏重「身體內在」,傾向於「靈」──所謂靈肉合一的「靈」,而我們講的「身體」一般是指「肉」的部分,如果把「靈」也囊括進身體的部分來談的話,會沒完沒了。這篇論文對身體的概念沒有界定得很清楚,尤其所舉的許多例子當中,坦白說並不是真的跟身體有關。依我看來,零雨的詩作裡面也沒有那麼多與身體有關的概念。至於陳克華的身體詩沒問題,他的詩作裡的確實有很多身體的意象。跟陳克華的詩作比起來,零雨詩作中身體的意象比較沒那麼凸顯,跟身體的關係不是那麼密切。倘若要擴大至身、心∕靈層面來做身體書寫研究,可能得重探身體的定義了。至於陳克華的身體詩很多人之前研究過,代表大家有所共鳴,而他的確也寫了很多身體詩;而零雨的身體書寫幾乎沒有人研究過,雖然可以視做開創性研究,然而這亦代表零雨的詩作沒有或者鮮少具有與身體相關的書寫。這是我對這篇論文存疑之處。

楊小濱:

通常談論零雨的詩作,很少有人在談論零雨的身體詩。因此《零雨詩的身體書寫》實在很有意義,我也很肯定這樣獨特的視角與方向,從這個身體詩的角度來看零雨這位詩人更有新意。但新意並非全部,我以為身體的面向恰好是零雨詩的重要面向──尤其像是〈特技家族〉、〈箱子系列〉等,有非常明顯的身體關注,只是被大部分人忽視了。這篇論文挖掘出了這個要點是很可貴的,並且從空間、敘述、表演等不同方面來觀察,結構也很完好。也許應該這樣講,論陳克華詩中的身體性是普遍的,論零雨詩的身體性更具獨特和創造的眼光。

兩票部分

 

《當代中國詩人離散詩歌研究(1980-2020)》

楊小濱:

此篇論文尚有缺憾,一是離散的概念來統合這些詩人說服力不夠,二是漏了不少可以放在這個範圍裡的詩人,不免有些遺憾,整體的論文不像是一篇論文而是散篇的論集,應當可以再更對於海外中國詩進行更具理論深度的研究。

 

第二輪評分結果

《當代中國詩人離散詩歌研究(1980-2020)》:6分

《後現代詩的身體書寫──以陳克華為例》:7分

《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民國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11分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13分

《零雨詩的身體書寫》:7分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獎獲獎作品為朱容瑩《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陳奕進《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民國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評審決議不分名次,同為首獎,獎金各為十萬元整。本屆評論類決審會議圓滿結束,特此感謝三位評審老師,以及所有投稿者的參與,共創本屆周夢蝶詩獎之豐碩成果。

周夢蝶詩獎學會同仁穿上夢蝶手稿T恤,上印「我選擇不選擇」文字。(周夢蝶詩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