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跳進去寫自己的歷史吧

第39屆時報文學獎開始徵件,不少過去曾經拿獎的作家紛紛回想自己當年的豪情歲月,曾經拿到時報文學獎第四屆小說佳作,後來也拿到第九屆小說優等獎的作家張國立表示,對年輕作家來說,這個獎意義非常大,「它讓我看見實踐的意義。」
張國立說,輔大日文系畢業之後,他就只想寫小說維生,後來退伍,張國立在家裡蹲了好幾個月,就是寫小說,「我母親非常焦慮,還打給我姊姊問這樣可怎麼辦?」終於有第一篇文章在《中外文學》上刊登,「當時的稿酬是郵局匯票,我拿到300元。母親對我說,那這樣好啊,你就一天登一篇,就可以謀生了。」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發展的。張國立又窩家裡繼續寫,終於他拿到時報文學獎,「我還記得那時獎金是兩萬塊,我拿回家時,我母親對我說,這樣很好啊,你每天都去比賽,就可以維生了。」張國立說,這某種程度也代表被家人肯定,寫字這件事情不會再被質疑,「因為獎項很迷人,那幾年我還是都想辦法生出稿子去比,真的得獎的那一刻,就只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張國立說,當時讓他覺得時報文學獎很棒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看見了文人的典範。」張國立說,當時自己才大學畢業沒幾年,「但是《人間副刊》的編輯打電話給我都非常有禮貌,當我是大人,對待文字非常認真。」張國立說,這讓他開始對自己有自信,一路就這樣跟文字做了最好的戰友。
「我覺得參賽這件事情很刺激,越接近截稿時間,對自己是一種提醒,提醒自己:我還有能力寫。」張國立說,與其在外面批評文學獎,「還不如自己跳進來自己寫自己的歷史。」
張國立認為,文學獎某種程度就是尊崇文字的基本價值,「文學的門檻就是在那裡,你想要顛覆文學,可以,但是你必須在標準之上去顛覆,文學獎就是一個標準。」
張國立說,雖然喜好文藝的都可以說是文青,「但我覺得年輕人不應該只是當個小文青,更要做真正的文藝青年。」張國立說,過去的年代,文藝青年有理想,肯衝撞,勇於接受挑戰,急著改變世界;但是現在的文青似乎多的是想像,卻忘了親身投入實踐,「拿到這個獎,就像拿到了一張進入文壇的身分證明,我就是證明了我自己。」張國立也希望更多青年好手投入時報文學獎的挑戰,從文青變成「文藝青年」。

(中國時報/趙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