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走出罕病,徐維芷成為解籤人

作家徐維芷新書《籤詩密碼:神明誠徵專屬解籤人》,走訪台灣眾多廟宇,蒐集研究各類版本的籤詩,從中發現籤詩內容解釋不一、流變多元的複雜狀況,進一步探究有關求籤、解籤背後的運行機制。(趙雙傑攝)

一首廟裡抽到的籤詩,足以影響人的命運嗎?對《籤詩密碼》作者徐維芷而言,答案既是也不是,「四、五歲的時候,某次家人開車去旅行,在南投山區碰上大霧,好不容易開出來之後,家人在一座湖邊的寺廟稍作休息。為了逗我們小孩子開心,幫我們抽了一支籤詩。我當下覺得很驚奇:所以這個籤詩可以預知我的未來嗎?」

許文貞/專訪

徐維芷回憶,當時抽到的籤詩是「六十甲子籤詩」的第43籤,後半寫著:「貴人還在千里外,音信月中漸漸知」,「我後來發現自己生命中真的遇到很多貴人,即使有時碰到挫折也會忍不住想:是因為我的病所以才會不順利吧?為什麼是我?但如今也漸漸覺得,這些都是給我的修行。」

為病煎熬,求籤無結果

研究籤詩的徐維芷是先天性罕見疾病「黑色棘皮症」的患者,大約在三、四歲時開始發病,不只脖子上有明顯的粗黑痕跡,生活上容易疲倦、較難專心。在同一時間,她又發生燒燙傷意外,脖子上除了棘皮症的症狀,還留下了燒燙傷痕跡。

徐維芷回憶,家人曾帶著她四處求醫,她也遇過許多異樣眼光,「我曾經為此痛苦,也去拜拜抽籤問過神明:我的病會不會好起來?但有的神說會,有的神說不會,就像醫學也無法治好我的病一樣。我很常抽到這隻籤:不須作福不須求,用盡心機總未休,陽世不知陰世事,官法如爐不自由。」

長大後的徐維芷,讀了歷史系和歷史所,曾和同儕們一樣,為了感情和生活大小事苦惱,四處拜拜求籤,卻也在求籤詩的過程中,開始研究起背後的意涵,探究籤詩到底要怎麼解?「剛開始是因為心裡執著:為何有的解籤人這樣說,別的解籤人卻又是不同說法?如果我自己查資料,會不會更明白?就漸漸成為『業餘解籤人』。」

走訪30間廟,了解籤中深義

為了研究籤詩,徐維芷走訪三十幾間提供籤詩服務的大廟,採訪廟祝和解籤人,研究台灣廟宇的籤詩、解籤流派和體系,例如多數媽祖廟、土地公廟是採用「六十甲子籤詩」,關帝廟、城隍廟則常用「雷雨師一百籤」,主祀觀音的佛寺宮廟則是「觀音一百籤」。解籤流派更是多元,最常見的是憑字面涵義或直覺解釋,也有人搭配易經解,甚至是用八字命盤來解。

對徐維芷而言,籤詩的意義在於,「就算神明可能透過籤詩告訴我方向,但對於人生,我還是能有自己的選擇。」在為人解籤、觀摩老一輩解籤人解籤的過程中,也有如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的執著,「我也曾經想過,如果一首籤詩有一千種解法,如果碰上問神也無法解決的生老病死,那為何還要解籤?這本書是不是毫無意義?但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不少籤詩的由來或傳說已經佚失,還是希望能夠藉由我的文字,為民俗歷史留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