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決審會議記錄

報導文學的題材非常重要,另外是表達技巧、結構脈絡、作者尋找資料、做田野調查的用功程度、內容真切及文筆。

漂流的苦難靈魂                  ⊙李欣倫/記錄整理

 

日期:89年8月26日

決審委員:東年、馬以工、郭力昕

主席:楊澤

 

第二十三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合格件數共62篇,其中國內有54篇,海外8篇。初複審由劉克襄、蔡其達、夏瑞紅負責,選出10篇進入決審,最後再由東年、馬以工、郭力昕進行決審。

初複審委員的前五名作品為:〈香蕉王國的藍調〉13分(劉4、夏5、蔡4)、〈變奏的山海旋律〉11分(劉5、夏4、蔡2)、
〈風簷之左〉9分(蔡5、劉2、夏2)、〈洛杉磯血汗衣廠一瞥〉7分(夏3、蔡3、劉1)、〈華夏哀歌〉5分(劉3、夏1、蔡1)。

  • 評審標準

馬以工:報導文學的題材非常重要,題材選擇成功,幾乎已成功一半。另外是表達技巧、結構脈絡、作者尋找資料、做田野調查的用功程度、內容真切及文筆。就這次的進入決審的作品來說,有描述政治迫害,有報導原住民的生活問題,很多作品的表現差異並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會以個人偏好來圈選,主要是讓我閱讀時很感興趣的作品。

東年:好的報導文學在報導部分,應讓閱讀者有身歷其境的現場感,在文學表達上則和廣義文學相近,對報導課題的實相,以及外延的抽象層次有深刻思考,時間延展性亦夠大,但須有所規範,另外對事件的文化背景、社會意義也有所要求。若作品水平相差不大,我希望讓讀者有佳構可讀,所以會選擇可看性高的作品。

郭力昕:報導文學的關懷議題與規格很重要,但文字也同樣不可忽略。此文類不只是資料的說明和敘述,更須有作者的觀點,並建立深刻反省或批判性思考,不一定要將觀點弄死,但須有反映問題的意識。

■第一次投票:

0票3篇

〈台灣玖玖〉

〈孤影殘燈的影戲之路〉

〈變奏的山海旋律〉

1票5篇

〈徘徊在生死邊緣的靈魂〉(馬)

〈船尖,劃開東清灣黃昏的帷幕〉(東)

〈洛杉機血汗衣廠一瞥〉(郭)

〈尋找森丑之助〉(馬)

〈香蕉王國的藍調〉(東)

2票2篇

〈風簷之左〉(馬、郭)

〈華夏哀歌〉(東、郭)

△一票的討論

  • 〈徘徊在生死邊緣的靈魂〉

馬以工:這篇文字成熟,作者將國外幾本對台灣影響深刻的書串連在一起,將社會問題擴大至國際層面,但行文中常突然冒出與主題無關的敘述,技巧不好。

郭力昕:作者對「漸凍人」病症的相關資料完整豐富,但整體內容似乎偏向長篇報導文字,「文學」思考則放在起始或結尾的文字雕琢中,分割方式略顯僵硬,以文學方式進入,卻又突然接續深度報導資料,這較無法打動我,也許可少些資料性陳述,多些對患者或家屬的描述掌握,凝結成動人的力量。

東年:這篇是關於病例的報導、介紹,作者對病患間相互輔助,以及人性溫情表露的描寫不錯,但整體結構過散,若聚焦於一個病患的介紹,內容或許會更紮

實些。

  • 〈船尖,劃開東清灣黃昏的帷幕〉

東年:若這篇將頭尾部分刪去,我會很堅持選取。作者將黃昏市場的經濟活動,以及原住民賺取貨幣的交易,描寫有趣生動,主題沒有問題,前言的鋪陳與結尾敘述亦貼近主題,若集中描寫市場,結構會較好。

馬以工:這篇類似人類學報告,或許是作者長期對達悟人行為研究的報告節選,其中批評的部分較敘述性,與其他篇章比較起來顯得稍弱。

郭力昕:這篇較像人類學者的田野經驗報告,而非文學作品,我覺得應將學術規格的報告與報導文學有所區分。觀點好,但偏向論述,應以說故事的方式表達。文字掌握鬆散,許多段落的敘述亦嫌繁瑣冗長。

  • 〈洛杉機血汗衣廠一瞥〉

郭力昕:文字簡潔有力,敘述生動流暢,但資料疑似二手,而非作者第一手的觀察與採訪。

東年:資料整理部分不錯,點出看似剝削的過程本身並非全然的剝削狀態。我也覺得此篇類似整理出來的資料。

馬以工:這篇可惜之處在於作者多半從報紙等資料的剪輯了解他人,若親自訪談當事者,應會有更好的表現。

  • 〈尋找森丑之助〉

馬以工:許多日本人類學者對台灣在本世紀初的文學、生物、考古或人類學等領域,稱得上啟蒙者,在這批人中,森丑之助是較不被重視的,作者對此人有許多描述,的確很可貴,就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層面來看,這些記錄確實有其價值。另外我對台灣文化誌、當初日本學者對本土實地田野調查與文化結構建立很感興趣,而這篇的題材與文字敘述夠水平,所以選這篇。

東年:森丑之助以探險家之姿深入台灣,見人所未見,並持有許多創見,也學習原住民語言,可謂台灣原住民語言的權威學者。但這篇對森丑之助的工作情況著墨不多,民族文化的接觸與社群狀態描述較少,內容較接近此人的傳記或傳奇,開頭與末尾的描述像書序,而非報導文學。

郭力昕:文字流暢,具節奏感。作者對一個具有某種爭議性人物的觀點似乎過於單一,對森丑之助的全面肯定缺乏辨證態度,我們不能否認他對台灣人類學的執著與狂熱,但其意義何在?另外若站在原住民主體文化的觀點來看,那些人類學者對台灣學術狂熱背後的殖民統治,作者略而不談,又如森讓子孫羞於認祖的自卑感因素究竟為何,文章未能或不願呈現,但這也許是對他評價的重要參考資料。作者將主角傳奇、浪漫化,而能將欲言又止的命題挖掘出來,才是好的報導文學示範。

  • 〈香蕉王國的藍調〉

東年:此篇與一般媒體報導這次的香蕉產銷事件正好相反,它以現場資訊傳達出為一般報導所誤導的真實情形,不隨媒體炒作,以這次決審作品來說,具高度臨場感,見人所欲見,有報導文學的意義與價值。作者對香蕉農產的產業史與蕉農工作情況,描述得豐富有趣,但時空延展大,須較多的材料,以此角度來看,內容不夠密實,但從文學表現衡量,文學的元件充足,具內在邏輯的聯繫與報導真相的精神,整體架構清爽,從閱讀過程中可獲得樂趣。

郭力昕:文字流暢,四平八穩,屬於傳統報導文學題材,若能加入較新的、大眾較不容易知道的內容,可增加其價值。

馬以工:題材較不引起大眾興趣。文字結構整齊,四平八穩,歷史也交代得很清楚,但部分內容為我們已知,例如香蕉產銷會有今日的情況等。

△二票的討論

  • 〈風簷之左〉

馬以工;描述恐怖時代左翼人士的情況,文章從這批人的信仰、熱情到青春的失落著手。馬場町紀念公園即將落成,這篇切合現代,以林至潔為主體,淡淡地還原白色恐怖的記憶,作者以五十年後的心情回顧,以無仇恨、激情的筆觸描寫時代悲劇,反而更能從其中感受到深刻的、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篇的文字、布局、結構等部分,是十篇當中我最欣賞的。

郭力昕:文字、結構的鋪陳掌握背景熟練,作者沒有激烈的敘述,而以一種寬容的歷史觀看者的視角看老左統,給歷史陳述一個較開放的閱讀與思辯空間,對統、獨兩系統或白帽子、紅帽子立場的受難者,未做清楚意識形態的價值判斷,此點甚好。另外,作者含蓄地提問某些老左統「終於理想/認同之純粹性」的問題,但又似乎過於含蓄、溫和,使得「叛節」、「左翼思想」與「理想」等這些概念在老左統的身上意義為何,無法進一步追問,喪失了反省、評價的空間,成為感傷、憑弔式的回顧,這並非要求作者將立場表明清楚,而是可以將問題處理得較為尖銳,尋找更深刻的著力點。

東年:我對此篇文章所描寫的對象非常喜歡,但以這種內容介紹這些台灣左翼或老左統似乎不太公正,而我對文章中許多探討左翼的部分亦持懷疑態度。作為報導文學者,須思考報導的價值與意義。從二○年代始,台灣政治的反對運動、文學思想源頭的左翼,是複雜的複合系統,須描述這批人想過什麼。另外,我認為不應該稱這批人為「老左統」,可稱為老同志,作者在這部分的認識也出現問題。此文提到國內左翼思潮的發展,延展其相對的哲學體系、思想邏輯與實踐方法,但這些關於左翼的課題須進一步討論,而作者對台灣左翼的描述過於草率,沒有具體地談論,讓讀者無從得知這批人真正的想法。時空延展太大,材料不足,若集中處理,內容應較為紮實。

  • 〈華夏哀歌〉

東年:此篇對非法移民偷渡的方式、情況,以及海陸形成的人蛇集團「企業」模式;包括台商或大陸官員的描述相當生動。架構大,內容紮實,具可看性,整體有哀歎調。

郭力昕:畫面、視野很大,題材的選取有鼓勵台灣人關懷本島以外的議題,藉著華人社會的問題,對台灣有另一層次的了解。文字洗練圓熟,資料充足,節奏準確明快。大部分的資料描述是根據美國雜誌報刊的第二手報導,但整理、組織的技巧甚佳,亦多所指明引用出處。題材與議題有較大的視野與當前性,對華人而言亦是有強烈撞擊力的題目。

馬以工:以個人偏好來說,我不特別喜歡這篇,此篇某部分讓我不忍心讀,不過題材確實很有意義,文字表達很好。

進行第二次投票,針對先前有票數的七篇進行圈選,每位評審從中選出兩篇,並按照名次高低分別給予2分、1分。

■第二次投票:

〈風簷之左〉:3分(馬2、郭1)

〈華夏哀歌〉:3分(郭2、東1)

〈香蕉王國的藍調〉:2分(東2)

〈尋找森丑之助〉:1分(馬1)

〈風簷之左〉與〈華夏哀歌〉同為3分,故針對這兩篇進行第三次投票,以舉手表決決定。

■第三次投票:

東年、郭力昕選〈華夏哀歌〉為首獎,馬以工選〈風簷之左〉為首獎。

第三次投票結果由〈華夏哀歌〉獲得本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首獎,〈風簷之左〉為評審獎。